題語:智慧展覽的核心目標就是提升展會的商貿服務效率,擴大傳統展會規模。未來,昆侖股份將不斷打磨智慧化產品,打通商業模式;豐富智慧展覽平臺生態,賦能用戶,助力會展行業轉型升級。
2017年8月,馮總正式加入昆侖股份,如今已過去兩年的時間。期間,昆侖股份無論是在公司內部規范化管理,還是在外部力推智慧展覽方面都采取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產品與服務也得到了市場的進一步認可。
中國會展:2017年8月,馮總以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加盟北京昆侖億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在昆侖股份工作整兩年時間了,這段期間您經歷了哪些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這些事情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馮向軍: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加入昆侖股份已滿兩年。期間,與團隊一起經歷的難忘時刻有很多,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其中的部分感受:
一是完善了公司的數據安全工作。作為展會服務方,保護客戶數據安全是我們的“天職”。2017年,公司成立了信息安全體系管理特別小組,梳理了公司在軟件、硬件、項目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工作流程及相關規范,成功通過了ISO27001信息安全認證。據我所知,昆侖股份目前仍是中國會展行業唯一通過該認證的企業。
二是參與并見證了公司的又一次創新轉型。之前不少業界同仁認為昆侖股份就是做門禁和展會CRM系統的,加入公司后我才發現,昆侖股份其實有著非常豐富的產品線。早在2015年,昆侖股份就把企業理念由原來的“科技塑造 完美展示”升級為“科技創新 智慧展覽”,產品也進行了創新升級,陸續推出數據一體化管理系統展立方(eMaster), 全面升級i展通App及微信小程序(智慧展覽互動平臺)。打造智慧展覽是個長期的工作,前期建設需要很大的投入,昆侖股份和主辦商一起投資進行前期基礎工作投入,加強展覽的招展和招商效率,打造展覽自身競爭力的同時,共同打開參展商智慧服務市場,“共同投入 ,共享發展”,幫助主辦商智慧升級。昆侖股份的全流程智慧展覽賦能的品牌形象也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
三是意識到展覽行業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在過去兩年,我與百余多家國內外頂級主辦的高管進行了多輪溝通,從他們那里汲取了豐富的營養。從這些溝通中,我發現行業普遍存在一個共識:展覽行業現有的營收模式已到了不變不行的階段,原來純線下運營、單靠攤位及及門票等作為主營收入的模式已無法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數據驅動、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新會展時代即將來臨。今年1月在博鰲的CEFCO論壇上,我呼吁把2019年視作智慧展覽的元年。我們非常榮幸能與業界同仁攜手合作,為展覽行業轉型升級添磚加瓦。
中國會展:昆侖股份一直把“智慧展覽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作為自己的定位,兩年來公司在智慧展覽推廣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和嘗試?獲得了哪些實踐性成果?
馮向軍:會展業同仁經過幾十年的奮斗,把中國打造成了世界展覽大國,展覽業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作為會展業的一員,我們發現,目前許多展會還主要關注如何把展商和觀眾成功地聚集在線下3天的展會上,展會的交互、信息傳遞效率也偏低、增收愈發困難,而這正是智慧展覽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昆侖股份智慧展覽整體解決方案分線上線下兩條主線:我們通過人臉識別、VR、藍牙定位等技術,幫助主辦實現線下展會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線上為主辦提供i展通智慧展覽平臺,從展前邀約開始,貫穿到展中高效洽談,以及展后的互動交互,在行業推廣傳遞“無約不展”的理念;同時通過線上線下跨越時空的無縫互動,真正實現展會期間信息的高效聚合。
其次,智慧展覽非常注重展后的應用:依托展前展中人、貨、場之間的實際交互信息,客戶的需求和標簽更加精準。通過i展通APP/小程序以及線上展(VR-e),我們可以在展后讓那些還沒有見面的展商和觀眾繼續進行交互,把展會的服務從時空上進行延展,創造增收機會。
從2018年開始,我們已在多個大型展會上開始了智慧展覽的試點。今年3月份,我們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德國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攜手合作,首次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上全面推行智慧展覽,其中包括數據一體化管理系統、藍牙線下軌跡采集系統、i展通APP互動平臺以及VR-e線上展等,近千家的展商和近萬家名觀眾通過智慧展覽平臺進行了高效的互動。在兩周之后的全國糖酒會上,智慧展覽的理念同樣得到了參展客商的高度認可,線上互動平臺i展通App下載量突破30000人,高峰期下載量躍居蘋果店免費商用APP排行榜第66位,在行業引起轟動。
中國會展:兩年來昆侖股份在公司內部規范化管理和人才引進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具體實施效果如何?
馮向軍:自2016年3月登陸新三板以來,我們一直按照上市公司的規范和要求在管理和運營。特別是近兩年來,我們制定和優化了近50個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公司的內部管理,采取“全員績效、逐級分解、自我驅動、結果導向”的管理模式,確保全面推動智慧展覽戰略目標的落地。
我們引進了一系列高精尖的人才,其中既有來百度、滴滴、用友、京東等一線大廠的專業高端人才,為我們注入互聯網運營及產品規劃的新理念;也有來自主辦、展服公司的行業人才,便于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更貼近市場的需求。目前,昆侖股份僅研發中心的員工已達80余人。
而這一切為公司產品的完善、服務的提升、業務的倍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會展:據我們了解,昆侖股份今年5月正式成立了平臺運營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成立這個部門的初衷,以及該部門日后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馮向軍:隨著大數據、5G時代的到來,會展行業如何借助“互聯網+”整合行業資源、提效增收、模式創新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作為展覽智慧化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昆侖股份一直致力于智慧展覽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探索,平臺運營部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我們期望與主辦一起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建設智慧展覽生態平臺,幫助展商和觀眾更高效地達成交易與合作。
昆侖股份的智慧展覽生態平臺由智慧營銷、智慧大腦(基于大數據的用戶畫像系統及模型)、智慧空間(基于IoT的線上線下互聯互通)、智慧運營(基于互聯網的高效運營工具,動態迭代知識庫等)組成,近20名員工的平臺運營部承上啟下,以互聯網產品思維聯動展商和觀眾,打通線下線上閉環,是智慧展覽落地的生力軍。
中國會展:2019年可以算作昆侖股份的“攻堅年”,公司整體變化比較大。今年下半年,昆侖股份在智慧展覽的推廣方面將采取哪些舉措?
馮向軍:我們期待在未來的一年內,與主辦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展覽,通過為展商和觀眾提供增值服務實現千萬級營收。在今年秋季intertextile面輔料展、全國糖酒會等多個大型專業展會上,我們會繼續強化智慧展覽的推廣力度,不斷試錯,助力展會的轉型升級和模式創新;其次,我們將加強異業合作,實現資源互補,豐富和完善智慧展覽產品線,增強昆侖股份的賦能能力;最后,我們還將提速生態合作伙伴計劃,聯合行業伙伴,共同面向未來、實現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