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技術打造智慧會展場館
發布時間:2019-12-30 更新時間:2019-12-30 作者:道同共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 周景 點擊次數:154341
會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目前很多會展管理者非常重視的環節。因為未來所有企業都將實現數字化,而“數字孿生”技術是數字化轉型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核心技術之一。也許,“數字孿生”這一概念在會展領域還不為大家所熟知,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機構Gartner在其2019年的報告中將“數字孿生”列為十大戰略科技發展趨勢之一。筆者藉此淺談“數字孿生”在智能場館上的應用場景。
“數字孿生”指的是,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科技將物理空間反映在數字空間和虛擬空間上,將虛擬空間和物理空間的物體及行為聯系在一起的數據和信息,虛擬與現實的高度融合是“數字孿生”的核心概念。而會展場館是舉辦會展活動的場地空間,是會展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場景。但“數字孿生”技術到底在智慧場館上能夠起到哪些作用呢?筆者思考發現,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以應用:
第一,在展館建設中可以很好地進行智能規劃與科學評估,縮短建設周期,降低建設成本。12月18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會展場館創新與運營高峰論壇上,北京北辰會展投資有限公司總建筑師秦中介紹了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在建設中如何利用“數字孿生”技術的詳細案例。每一臺設備及部件的安裝都可以預先通過數字化虛擬規劃進行科學評估,避免在不切實際的規劃設計上浪費時間,防止在驗證階段重新進行設計,以更少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推動創新技術支撐的智慧展館頂層設計落地。
第二, 應用于展館的數字化運維,提升硬件運維工作效率和節能效果。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是最早推動智能場館建設并設立數字化指揮中心的場館,當前大多會展場館運行方式仍以傳統的人力結合部分樓宇智能化子系統進行,這種運維方式對建筑設備的故障處理相對及時,但對建筑設備故障預警分析的能力尚有欠缺。展館運維服務應是“預防為主、檢修為輔”,“數字孿生”技術通過良好的全面分析和預測能力將在展館的運維領域大放異彩。
第三, 應用于展館的服務體系。會展主辦、參展企業、參觀觀眾是智慧展館服務的核心對象,也是數字化轉型考慮的關鍵因素。“數字孿生”展館將以“人”作為核心主線,對參觀軌跡、行業屬性、地域屬性、喜好展品等動態監測、納入模型、協同計算。同時,通過在數字虛擬空間上預測人員數量和參觀軌跡、推演商機、評估項目效果等,以智能人機交互、網絡主頁提醒、智能服務推送等形式,實現服務的快速響應、個性化服務,形成具有巨大的影響力的“數字孿生”服務體系。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實現的會議宴會虛擬擺臺、網上看館等服務模式,也是“數字孿生”技術的一些創新應用。
第四,應用于展館會展項目的協同管控場景。對于大型會展舉辦期間的人流管理,交通調度、安防管理、應急指揮等重點場景均可通過基于“數據孿生”系統的大數據模型仿真,精細化數據挖掘和科學決策,出臺指揮調度指令及決策監測,全面實現動態、科學、高效、安全的會展項目管理。任何活動事件、人員車輛、基礎設施的運行將在數字孿生系統實時、多維度呈現。對于重大安全事件,依托“數字孿生”系統,以秒級時間完成問題發現和指揮決策下達,實現“一點觸發、多方聯動、有序調度、合理分工、閉環反饋”。第二屆進口博覽會已經采用了相似的“數字孿生”協同管控體系。
第五,應用于會展的數字化培訓體系。當會展業構建了“數字孿生”體,結合AR/VR技術可以實現虛擬的教學,未來會展項目將會應用到大量的臨時人員,而提前的會展培訓沒有辦法使其感受到真實的會展場景,而虛擬培訓的受訓者可以是遠程的,可以模擬到它的各種反饋,更為生動直觀。對于未來的數字時代的教育與培訓而言,“數字孿生”是再好不過的選擇,既可以可視化教學又可以遠程操作,既有樂趣又切合實際。
目前,全國各地場館為了抓住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機遇,都非常重視智能會展場館的建設,如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烏鎮互聯網之光展覽中心、福州國際會展中心、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數字孿生”技術。然而,僅利用數字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提升整體團隊管理團隊的認知,結合數字化轉型重構業務流程和管理體系,將線上線下有機融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達到智能展館高品質管理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