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會展業發展的情況看,現階段政府逐步退出會展經營主體已是大勢所趨,政府主導型展會轉型要以市場化為主要方向,強調會展企業在行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市場這只無形的手,鼓勵競爭,優勝劣汰,達到提高展會效益和競爭力的目的。
但也不能就此一概而論——徹底退出,而要根據不同政府主導型展會的特點予以區別對待。
我國會展業現存的問題不在于政府介入會展活動,而在于政府介入的范圍廣、頻率高、力度大。這種親歷親為帶來的結果是,既扭曲了政府職能,也壓制了其它市場主體和會展業的發展,還導致了政府主導型展會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過高等問題的產生。
一些展會需政府重點介入
對那些不具備政治性和公益性特點的展會,如只是以營銷為主要目的,屬于競爭性領域,完全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展會,政府應該徹底退出。目前,不少地方舉辦的商品交易會、項目對接會、專業研討等活動,只需要政府盡可能地提供相關的配套服務,政府完全沒有必要直接介入。
對那些具有某些政治性和公益性特點的展會,如各地政府舉辦的單項招商活動、綜合性展會和一部分節慶活動等,政府可以考慮先把直接操作變成間接操作,實行“官辦民營”的辦會體制和運作機制,再逐步過渡到完全的市場化運作。
而對那些政治性、公益性很強的展會,如承辦奧運會、世博會和一些主題涉及重大問題、格調較高的國際會議,還有舉辦那些能獲得較大效益的特定公益主題的宣傳展、弘揚民族文化的藝術博覽會等,不僅能展示舉辦地的形象和實力,也能體現很強的政府意圖和政治目的,政府必須也應該全力介入。但在具體運作過程中,政府不能只講究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忽視經濟效益,而要統籌核算投入與產出、成本與利潤,算好經濟賬。作為承辦方的政府機構也要注重發揮專業公司的作用,采取補貼方式將部分具體項目外包。
“五注重”提高展會競爭力
競爭力是展會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法寶。對于政府重點介入的展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其競爭力。
注重提高實際效果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圍繞提高實效,加強政府主導型展會的功能設計,簡化辦會形式,不講排場,減少展會期間不必要的活動安排。加強對政府主導型展會的績效考核,委托專業公司對展會進行評估,提出整改方向和意見。加強對有效客商的邀請,開發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培育和發展目標客戶群體。加強對展會的統計調查工作,收集信息,摸清情況,對展會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
注重增強經營活力
正確引導國有會展經營主體加快改革改組改制步伐,建立健全企業化運作機制,培育有活力的市場競爭主體。通過重組、拆分、合資、兼并等方式對國有會展經營主體進行資本運作,把政府主導型展會交給有實力的專業公司打理。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委托或授權專業會展管理公司直接參與政府主導型展會的經營管理。通過與國外優勢會展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或聯合辦展、引進國外會展業高級人才進入高級管理層、與海外品牌會展公司等方式,提升國有會展經營主體的企業化運作水平。
注重運用科技手段
利用信息化技術管理展覽會的各個環節,為展會主辦方、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提供信息交換和互動的平臺。完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整合客戶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完善辦公自動化和網上信息化,加強展會網站建設,探索開辦虛擬展覽、召開網絡會議,不斷提升網絡服務的水平。完善展會現場管理,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門票、會議用車等管理,開通客服熱線,提供多語種手機短信等服務。
注重培植品牌展會
強化品牌戰略意識,依托城市產業發展認真梳理各類政府主導型展會,確定重點培植對象。適應會展專業化發展趨勢,對有發展潛力的專業展覽實行長期的品牌戰略,強化會展資源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對現有知名度較高的展會,加強營銷推廣,加大品牌保護力度,爭取獲得國際展會專業資質認證。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積極爭取國際品牌展會的舉辦權,努力推動品牌展會到海外舉辦連鎖展。
注重完善服務功能
按照市場化、商業化、專業化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型展會的服務功能。研究并確立一套符合展會自身特點的可操作性強的、穩定的、科學的服務流程,進一步規范服務運作。注重創新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拓展展會服務的時空。一方面,要把服務前拉后移,提供展前、展中、展后全過程的服務;另一方面,要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包括信息、餐飲、倉儲、交通運輸及停車場所等相關行業的配套服務,以及展會期間的清潔、保安、展品運輸、展位搭建及顧客所需要的廣告位租賃、廣告設計和制作等必不可少的行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