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完全可以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舉行一次‘春季小商品博覽會’,這樣的話,小商品的名聲會更響,義烏的會展經濟也能得到更快地發展。”日前,身為義烏市政協委員的義烏市誠世實業投資公司劉世玉向記者介紹起自己的這一設想。
劉世玉說,作為一名見證了義烏三十年改革發展的義烏人,他覺得義烏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尋求高位突破的時期,而會展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廣交會每年都舉辦兩屆,而且效果都很好,義博會為什么不能學學呢。”劉世玉說,他已經在前段時間向義烏有關方面提交了自己的書面建議。
劉世玉認為,2007年義烏共舉辦展會39個,展會總成交額達165.9億元,毫無疑問,展會經濟已經成為義烏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如何促進市場與展會之間的互動,把義烏建成國際上知名的會展城市?盡管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是政府官員,但他自去年以來,仍然通過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市場經營戶進行了專題調研,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政府應制定出臺一個扶助會展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大力培育且引進各種展覽公司、中介公司,使會展業造成義烏第三產業發展發動機。”劉世玉說,這是發展和壯大義烏會展業的前提之舉。其次,義烏應舉辦“春季小商品博覽會”,時間為“春季廣交會”一、二期之間的休展期,最好能在2009年舉辦首屆“春季小商品博覽會”,通過數年培養,可和“秋季博覽會”一同成為義烏每年兩個最大的綜合性展會。
與此同時,劉世玉還認為,義烏應籌劃引進幾個全國大型展會,使之一年之中有數個規模大、展位多、成交額大的展會,貫穿各個大型展會之間,舉辦數十個各種專業展會,使義烏成為名副其實的會展城市。此外,義烏還要多走出國門舉辦展會,既可使企業開闊眼界,增加訂單,又可宣傳、擴大義烏的知名度。
作為義烏會展業的資深人士,義博會組委會辦公室成員之一的商城展覽公司總經理鄭向軍說,組委會正在著手解決劉世玉關心的問題。兩年前,組委會就曾經考慮過將義博會一分為二,在春秋兩季各舉辦一屆,以此擴大小商品貿易在全球的影響力。因為此事要獲得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等上級主辦單位的批準,還有很多事項也等著銜接,目前尚無法確定到底什么時候可以舉辦“春季義博會”。
鄭向軍說,依托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這一平臺,義烏從1995年開始,連續13年成功舉辦“義博會”。如今“義博會”已經成為目前國內最具規模、最有影響、最有成效的日用消費品類博覽會,是繼廣交會、華交會后的國內第三大出口商品展。在義博會的帶動下,義烏會展業蓬勃發展,義烏還被評為“中國會展業十佳會展城市”,義博會被評為“中國會展業最具影響力會展”。在商務部的大力支持下,義烏還成為全國首個獲出國展覽權的縣級市,當前正充分利用出國展覽權和義博會的品牌效應,積極籌辦“義博會———法蘭克福展”“義博會———科隆展”“義博會———香港展”,大力實施展會走出去戰略。
鄭向軍還介紹,其實“春季義博會”舉辦雖有待時日,但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一個堪稱“春季義博會”的義烏春季消費品出口交易會。今年4月21日至23日,這個展會又將在梅湖會展中心亮相。在去年,這個以家庭用品、裝飾工藝品、家用小家電、箱包鞋帽、圣誕禮品等商品為主的消交會吸引了浙江、江蘇、廣東、福建、上海、香港等18個省市的1000余家企業參展。展會期間客商云集,參會客商達31882人次。其中,參會的境外客商包括了印度、韓國、美國、意大利等112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