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剛剛閉幕的深圳文博會上,當眾多客商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曲江現象”時,前往參展的曲江國際會展集團總裁王建軍肩負的多重任務之一就是,為今年10月將在西安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西部文博會做調研。
美國一位著名的學者說過,在一個城市舉辦展會就相當于開著一架飛機在這個城市的上空撒錢。會展經濟1:9的聯動效應非常驚人。
記者:會展經濟對于城市發展的帶動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建軍:會展業隸屬于現代服務業。中國會展產業最早以成果和形象展示為主,同時肩負行業交流的職責,具有鮮明的計劃經濟時代特色。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會展業得到高速發展。21世紀,會展業站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更高平臺上,將獲得更大的發展。
省長袁純清說:要發展以會展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因為伴隨著每一個大型的展覽,都會有幾十個會議同時舉行,也就是說:“展”和“會”是不分家的;會展業還衍生出來各種各樣緊密關聯的商務活動。最核心的問題是,在大型會展期間,很多人在同一時間聚集在同一個城市,如果沒有綜合的接待能力,就無法滿足會展業發展的需求。
美國一位著名的學者說過,在一個城市舉辦展會就相當于開著一架飛機在這個城市的上空撒錢。會展經濟的聯動效應確實非常可觀:比如前不久在曲江會展中心舉辦的第59屆藥交會,短短3天時間就來了15萬客商,參會企業雇用超過6000名大學生做臨時促銷宣傳。據專業機構研究表明,會展業本身直接的收益和它所帶動的相關產業的收益,其比例為1比9。
另有資料顯示:游客在陜西的平均滯留時間為2天多,而前來陜西的參會者平均滯留天數為7天。他們在西安的消費以及會展帶來的經濟增長力是其他任何第三產業所無法比擬的。如果每一年西安市能夠舉辦3個同等規模的展會,那么帶來的第三產業綜合收入就相當于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2007年,西安市全市的財政總收入為316億元),這是多大的“意外之財”!會展產業平臺還不斷為西安增加就業崗位。
西安的會展業起步很晚,曾經在全國沒有話語權,真正的國字號大展會很難落戶到西安。但自從2007年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新場館正式交付使用以來,情況有了很大改觀。
記者:曲江會展由于成立較晚,可以說一開始就面臨市場的激烈競爭。在這方面,曲江會展與全國其他城市的會展集團相比較,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王建軍:客觀地講,西安會展業的確起步很晚。以前我們號稱西安展館面積有5萬平方米,實際上只有1萬平方米。因為場地的限制,西安的會展業在全國沒有地位,真正的國字號大展會很難落戶到西安?! ∥覀儚?006年開建新場館,到2007年新場館交付使用,一期整個會展中心展覽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硬件設施的建設使西安會展經濟得以跨越式發展,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今年,曲江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將開始全面建設,一次性完成4300畝會展產業園區的全盤規劃,構建集會展、商貿、會議、辦公、物流、商住及酒店娛樂等為一體的會展產業示范園區。到那時,我們的會展硬件設施將達到全國一流、西部領先水平。
再加上西安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區位交通五大優勢,使得西安從大環境到會展專業設施方面都具備了成為會展中心城市的要素。所以說,盡管西安的會展業起步晚,但依靠綜合優勢,我們可以很快進入中國會展經濟發達城市的行列。
說到不足,主要還是目前的城市綜合接待能力不夠充分。但這些情況到我們的二期工程完工以后會有很大改變。
城市的綜合實力與會展經濟的發展是互相促進但同時又有制約。與其他會展經濟發達的省市相比,我們的政府對于會展業的理解和支持還有空間,還可以做得更好。
記者:您認為西安這個城市的綜合發展實力對于曲江會展的發展提供了怎樣的契機?曲江會展的進一步發展又能給西安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王建軍:西安作為區域經濟會展中心城市,一方面為會展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面也制約了會展經濟的發展。與國內其他會展經濟發達的省市相比,我們的政府對于會展業的理解和支持還可以做得更好。我們的城市接待能力、服務理念和務實的扶持政策還有待提高。外省市舉辦一些大型展會時,當地政府作為主辦單位來綜合協調市容、交通、旅游等各種與會展密切相關的行業,盡可能地為參展企業和客商提供便利。一些城市甚至減免展會安保費,而我們西安的展會安保費卻比其他城市高出許多。
但我們也高興地看到,政府和領導對會展業的認識正在朝好的方向轉變。對身在會展經濟一線的“操盤手”來說,我們認為政府應當更快更有效地做一些事情,支持西安會展業的發展。目前西安已經成立了一個會展產業領導小組,還要出臺一些會展業的法律法規,這是對會展業的重視,是好事情。
此外,隨著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曲江會展業將充分展示、推廣陜西的形象,吸引國內外的客商前來投資發展;通過會展活動,吸引大批參會者來西安旅游、觀光、消費,促進西安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提高西安市的綜合接待能力,為西安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閑娛樂場所。
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依托本省資源優勢,加大自辦品牌展會的力度,并且努力爭取使一些國家級大展永久落戶西安。
記者:目前,國內一些城市通過構建會展品牌,使會展成為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為當地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比如深圳的文博會、杭州的動漫展等等。您認為曲江會展在依托陜西的資源優勢,打造會展品牌方面有哪些設想?
王建軍:會展業其實是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曲江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我們將現代化的場館、物流、餐飲服務與自辦品牌展會結合起來,增加展會的附加值,為我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搭建展示和交易的平臺。
依托陜西歷史文化、旅游教育、制造業、高新技術等資源優勢打造自辦品牌展會,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比如今年10月我們將以市場化方式獨立承辦第四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而且將使該會永久落戶西安曲江。11月還將舉辦兵馬俑•故鄉陜西西安民俗文化藝術歐洲巡展。此外,我們曲江會展集團已經成功創辦和自辦了“曲江國際啤酒節”、“西安數字科技博覽會”、“醫藥展”等,還將創辦雕塑展、圖書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等眾多具有地方資源優勢的展會,以展揚名、以展會商、以展帶業、以展聚財、以展興市,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去年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共舉辦88場展會和廣場文化活動,其中自辦展會和活動30場次以上,實現收入4500萬元,成為國內自辦展會較多、初具規模的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會展集團企業,迅速提升了陜西會展業在全國的地位?!扒瓡?,唱響西部”,這是西安市副市長、曲江新區管委會段先念主任2007年在新館開業時給我們的勉勵,指引著我們發展的方向。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場館內舉辦的50%展會為自辦展會,每年承辦5個以上大規模國家級展會,使會展經濟真正成為西安的支柱產業之一,為陜西文化產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