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軍工服務奧運及國民經濟建設高峰論壇”上,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陳劍認為,奧運會后首都經濟不會出現大幅下滑,北京市采取的產業調整措施將有力支撐奧運會后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專家指出,在后奧運時代有望加速發展的金融業、電信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體育休閑業、會展業和房地產業等七大行業中,圍繞體育產業的發展,推進相關金融創新將成為必然趨勢,金融保險業或將成為最大亮點。
投資方向調整
陳劍認為,奧運后北京經濟在繼續重點推進高科技產業、金融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將重點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發展,形成高科技產業、金融與生產性服務業、社會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四極”帶動的產業發展格局。這些調整將有力支撐奧運會后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因此,上述新的投資熱點足以繼續帶動經濟增長,平抑由于奧運會投資下滑對經濟可能產生的波動。陳劍稱,有些國家之所以會出現后奧運經濟下滑現象,是因為主辦奧運會的城市規模很小,其基礎設施建設在奧運期間投入過大,后奧運時,又沒有出現新的投資熱點,經濟增長就會出現波動。而北京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北京城建銷售總監羅高波建議,北京對投資方向進行適當的引導和調整,避免各行業出現較大的波動。比如在審批土地時,適當減少奧運會前用地額度,增加奧運會結束后兩三年的用地額度等。這樣一方面可以抑制投資結構出現較大的波動,同時也有利于熨平投資規模的波動。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偉也表示,在奧運會后,建筑業、房地產業等行業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為了避免這些行業承擔過多的損失和解決人員失業問題,北京市應該對這些行業的有關產業政策進行調整,給予較多的產業優惠。
陳劍對此提出了相對具體的措施:對建筑業,可以采取適當措施鼓勵他們向京外發展,把過剩的產能和人員向京外轉移。同時,對建筑業失業人員優先考慮幫助培訓就業,或者增強對他們的失業保障程度等。對房地產業,一方面保證開發用地的供應和貸款,另一方面還要采取適當措施增加居民購房能力。
金融產業有望成為最大亮點
針對具體行業,陳劍將金融業、電信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體育休閑業和會展業作為后奧運時代有望加快發展的六大產業。而金融業的發展則被放在尤其突出位置。
陳劍認為,體育產業與金融的融合勢在必行。當前,很多國家都利用證券化工具來為體育部門持續經營融資,如美國的體育場館很多以會員收入、電視轉播收入、出售冠名權收入、廣告收入等,作為基礎資產進行證券化,從而獲得經營資金。英國主要的足球俱樂部也都采取證券化方式籌資,實現了金融與體育產業的有效結合。由此看來,在奧運之后,圍繞體育產業的發展,推進相關金融創新也是必然趨勢。
他還特別強調奧運對保險行業的促進作用。他說,在歷屆奧運會上,保險都是風險管理的核心問題,保險業將成為金融業中直接受益行業。按照國際慣例,奧運保險多由舉辦國實力最強的保險公司承保,而國外公司則以強大的實力參與競爭。面對幾千億元的巨額保險標的,國內保險業為了更好地從中獲利,必然在保險產品設計、營銷手段、行業競爭與合作方面有更多創新,促使蒸蒸日上的保險業走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