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首屆中國普陀山國際佛教用品博覽會已降下帷幕,本屆博覽會達成交易額4000余萬元,成為舟山市繼漁博會、船博會之后第三大展會。首屆佛教用品博覽會組委會主任王忠志認為,如果說觀音文化節是文化上的展示,那么佛教用品博覽會則是在經濟、產業上的再次拓展。在這次展會上,佛教用品產業鏈的豐富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普羅維生(嘉興)食品有限公司的素食品受到好評,這些用大豆制成的“素食肉”不僅可以制作成各種“肉干”制品,還可以用來烹飪各種菜肴,很受消費者的歡迎;各種香料制品可以用于生活中,提高生活的品位和享受;刺繡、書畫藝術品給人極高的視覺享受;佛像、精美的銅制品、宗教建材、音像制品等都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效益。比較而言,舟山市佛教用品產業仍只有“觀音餅”“普陀佛茶”等少數品種,明顯顯得單調。
本屆展會吸引了156家佛教用品生產商,共設立佛教用品展位272個,大大超過了預期,充分說明普陀山作為佛教圣地的品牌對這些企業很有吸引力;8國外交使節前來觀光,更證明了普陀山的獨特魅力和國際影響力。舉辦佛教用品博覽會,不但為佛教用品生產商展示產品、開拓市場提供了機會,也能使他們進一步了解舟山。為此,展會期間,舟山市在朱家尖開辟工業園區進行招商,以期吸引更多國內外佛教用品企業來此落戶。舟山是旅游城市,佛教用品博覽會借助了普陀山的優勢,反過來又放大了普陀山的效應,對打響舟山品牌、促進普陀山全面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為什么要把佛教用品博覽會設在朱家尖?王忠志說,從旅游景區建設的角度看,朱家尖是普陀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展可以帶動整個大景區的建設。從展會的實際成果看,展會不僅吸引了1000多名客商,而且還吸引了1萬余人次的參觀者,達到了以展會帶動旅游、延長海濱旅游旺季的目的。
佛教用品一直是舟山市主要旅游紀念品。通過舉辦這次佛教用品博覽會,有關部門已經有了一個共識:舟山市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佛教用品生產加工基地、展示基地、佛教商品市場,應該下力氣把舟山建設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佛教用品的主要供應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