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中國巡展”糾紛追蹤 中方出示八次付款記錄
“畢加索作品2008中國巡回展”宣稱帶來的百幅畢加索作品,已經無法實現。
北京時代藝軒將丹麥公司的行為定義為“商業欺詐”和違約并向丹麥女王、司法部門、稅務部門等發出了郵件,希望通過公權力警告這家丹麥公司。丹麥公司發來一封律師函,倒提出了141.7萬歐元的索賠要求。
原定于7月5日開幕的“畢加索作品2008中國巡回展”已經無法實現,并且,運作此事的北京時代藝軒商貿有限公司與合作方丹麥聯合會展公司很有可能將展開訴訟。昨天下午,記者在上海見到了北京時代藝軒總經理安太,以及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強——后者也是此次畢加索巡展的投資人之一,進一步詳細地了解了此次糾紛的來龍去脈和最近情況。
目前,北京時代藝軒和丹麥聯合會展公司雙方都還沒有實質性的動作。丹麥公司僅僅于7月11日給北京時代藝軒發來一封律師函,提出了141.7萬歐元的索賠要求。安太和高強向記者出示了對方律師函中所列出的索賠數額及適用項目,他們都表示,這個索賠要求是十分可笑的。因為有些索賠金額甚至已經超過了合同條款中的分類預算。安太透露說,這家丹麥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對中國公司施展此類手段,他們曾經在北京虛構了另外一個展覽,當事者兩次共付出6萬歐元以后,發覺了丹麥公司的行為,立即停止了與他們的合約。所以,北京時代藝軒將丹麥公司的行為定義為“商業欺詐”和違約。高強表示,他們已經向丹麥女王、司法部門、稅務部門等發出了郵件,希望通過公權力警告這家丹麥公司。
對于丹麥公司發來的索賠律師函,高強和安太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查。在本報記者上次致電丹麥公司時,對方曾表示,只收到了北京藝軒支付的96萬歐元款項的三分之一。但昨天高強向記者出示了北京藝軒通過澳門銀行等機構向對方賬戶八次付款的詳細記錄。他說,每次付款之后向對方催討單據,對方都借故拖延。為了進一步完成合作,使展覽得以如期開幕,北京藝軒才一再容忍。他們向丹麥稅務部門反映此事,也是希望用丹麥政府的力量追蹤款項的去向。何況,由于在雙方早期的接觸中,彼此印象良好,還簽署了高更、安徒生等一系列藝術展覽的意向合同。現在,這些未曾啟動的項目,也成為丹麥公司索賠的理由之一。
丹麥公司聲稱,所收到的款項均已用于巡展的前期費用支付。但高強和安太委托法國的一些朋友調查丹麥公司的展覽籌備狀況,發現巴塞羅那畢加索博物館和位于法國安提布的畢加索博物館等收藏了最多畢加索作品的博物館均不知此事,也就是說丹麥公司從未與上述博物館聯系過。這些博物館也都有規定,要租借作品必須提前一年時間預約。并且,法國畢加索博物館這兩年內部整理,畢加索作品概不外借。北京藝軒認為,種種跡象表明,丹麥公司從未真誠地籌備過這個畢加索作品巡展。鑒于此,北京藝軒已經著手進行訴訟準備。畢加索作品巡回展原定的第一站是上海,所以,上海是法律意義上的“案發地”。安太和高強此次來到上海,一方面是希望積極通過媒體向國內公眾說明情況,避免此事成為他們今后運作展會事業的歷史污點。同時,爭取近期在上海將此事送入法律程序。
在采訪結束之后,本報記者根據最新情況整理了一些問題,希望得到丹麥聯合會展公司的回應。但截至發稿時,丹麥公司的電話無人接聽,對本報的電子郵件采訪也不予回復。
藝術會展業近年來非常火熱,國際間的合作與摩擦也日漸增多。此類起先令人矚目的重大藝術展,最后演變成一出充滿懸疑、各執一詞的公案,具有相當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