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是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更在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日,多地出臺實施方案,加快推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北京
北京市商務局近日發布《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 持續發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3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到,要推動會展業加快恢復,打造北京會展金名片。
《方案》指出,推動會展業加快恢復。出臺促進會展業創新發展政策措施,加快大興機場國際會展中心規劃和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新國展二期建設,指導主要場館進行差異化功能定位,加強優質展會和市場主體引進和培育力度,積極吸引國內外會展企業和行業組織在京舉辦高水平會展和活動,加快打造北京會展金名片。
深圳
當前,深圳正在全力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之都。一方面,緊緊圍繞“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完善“一集群、一展會(論壇)”體系,積極招引更多優質會展項目、會展資源落戶深圳,打造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品牌;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會展的平臺交流、資源匯聚、產業鏈聯通、動能培育作用,為深圳城市能級躍升、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磅礴動力、點燃發展引擎。
據統計,2023年深圳市專業展館擬舉辦“20+8”產業相關展會153場,展覽總面積超767萬平方米,分別占總展覽數量和面積達85%和89%,首次實現“20+8”產業集群全覆蓋,全面助力各產業上下游企業找市場、促合作、拿訂單。得益于展會經濟的助力,今年一季度,深圳外貿開局良好,進出口總值7967.6億元人民幣,增長7.4%,占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的43.3%。
廣州
近日,16屆3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促進消費提檔升級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圍繞商務部確立的“2023消費提振年”主題活動,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做大會展消費。
出臺《廣州市品牌展會認定辦法》,對被認定的品牌展會給予資金支持,在宣傳、推介等方面給予重點服務,通過品牌展會的輻射、牽引和帶動,推動全年辦展不少于200場。協調航空公司、羊城通、旅游景點、住宿、餐飲場所等出臺重點展會客商來穗參展、觀展優惠措施。適時研究發放會展客商專用消費券。
南京
今年,面臨外貿行業復雜嚴峻的形勢,南京市抓住境內外線下展重啟的契機,推動開行“國際商務班機”、支持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推動跨境電商發展、提升“跨境貿易數字公共服務平臺”,助力企業拓市場搶訂單。
一季度,南京市外貿呈現重點國別市場不斷深化、主體活力持續激發、貿易結構逐步優化三大特點。今年一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443.2億元,同比增長5.9%,比全國增速高出1.1個百分點。同時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458.1億元,增長29%,占全市進出口31.7%,較去年同期提升了5.7個百分點。并積極推動外貿新業態發展,加快傳統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70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
廈門
廈門市會展扶持政策緊跟全市會展業發展不斷優化調整,堅持“產業+會展”融合發展戰略,打造具有行業引領力的國際化專業展會平臺,加快推進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市商務局(會展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的《廈門市進一步促進會議展覽業發展扶持辦法》將于近日印發。
與以往相比,引導產業與會展融合的舉措更有力:新政突出產業導向,對符合廈門市“4+4+6”現代產業體系或與千億產業鏈結合度較高的項目,在原有獎補標準基礎上最高上浮50%;加大力度招引品牌展會,大幅提高引進展項目規模補助標準限額,引進展項目最高補助450萬元;提高會議獎補標準,特大型會議最高可獲80萬元補助,發揮會議匯聚高端資源的優勢,服務我市相關產業發展。
此外,新政還推出多個新政策,包括首次提出成長性獎勵,鼓勵品牌展覽項目做大做強;首次提出對線上展覽會的補助政策,推動“線上+線下”展覽項目融合發展;首次推出會展主體培育獎勵政策,發揮會展場館招展引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會展場館競爭力;首次提出建立產業會展項目評審機制,加強品牌展會活動培育與引進;首次將會展培訓納入扶持范圍,助力培育專業人才;首次提出對境外營銷推廣活動的扶持,助力企業招展引會、開拓市場等。
成都
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成都市將錨定“國際會展之都”建設目標,深入實施會展業建圈強鏈十大行動,充分發揮會展平臺經濟功能,全面提升會展產業競爭力和經濟帶動力。
具體而言,將支持市場主體做大做強,支持輸出會展品牌、場館管理,走出去辦展辦會發展壯大,力爭通過3年努力,全市重點主辦企業達到80家,高起點打造會展產業園區、會展大廈、專業樓宇等,力爭到2025年落地一批國內具有行業號召力的鏈主企業在蓉設立區域總部、分支機構等,通過鏈主企業集聚會展全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企業,形成一批年營收過3億元、2億元、1億元和5000萬元,年組展超過50萬平方米、40萬平方米、30萬平方米、20萬平方米梯次配備的會展企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