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100多個城市在提倡發展會展業,廈門也是其中之一。近兩年來,廈門會展業蓬勃發展,但迅速成長的背后卻隱藏著關鍵性制約因素——人才荒。就像一項進度飛速的建筑工程沒了材料,多少有點力不從心。
井噴式發展
現在的廈門,僅展覽公司就有大大小小100多家。這些公司多是在近兩年內成立的,他們也是發現了廈門會展業的巨大潛力。
廈門市會議展覽業協會副會長劉宏說,近年來,不僅是廈門的展覽公司遍地開花,全國也是類似的情況。
記者在一份廈門會展協會的工作簡報上看到,2008年上半年,廈門共舉辦各類展覽33場,比去年同期增長32%;其中1萬平方米以下的23場,同比增長21%;1萬平方米以上的10個,同比增長66.7%;上半年展覽總面積29萬多平方米,同比增長14%。其中以國際石材展、海西汽博會等為代表的展覽還被評為優秀等級。
“這與以前的情況相比真是天上地下?!眲⒑暾f,“以前很多公司沒有活干,展會場地也是門可羅雀,但是今年展會一直不斷,場地和公司也一直都有錢賺?!?nbsp;
行業面臨洗牌
當全國的會展業快速發展的時候,廈門會展業又處于一個什么狀態呢?
記者從廈門市會展協會獲悉,2007年全國規模以上的展會226個,廈門僅有5個,占2.2%;全國49個城市展覽面積的排名中廈門以53萬平方米排在第21位,與一類城市如北京、上海,二類城市如成都、青島等差距都很大。
不僅如此,由于目前一類城市的會展業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很多大公司實施對外擴張戰略,開始攻入二三類城市市場,北京、上海的很多大公司開始在全國各地爭奪項目,一些城市由于本土企業沒有成長起來,而導致淪陷。
劉宏告訴記者,廈門也面臨同樣的局面,一些小的會展公司目前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遭遇人才瓶頸
企業面臨著洗牌,如何能在此次市場洗牌過程中脫穎而出,鞏固地位?最關鍵的是人才。
一場展覽會議的成功組織、策劃、操作,甚至一家展覽公司的生死存亡,很大一部分是靠人才,靠人才新穎的設計,獨特的構思和超強的實踐能力。目前的會展業飛速發展,卻總讓人覺得乏力,就是因為沒有一輪又一輪新鮮的人才輸入。
“現在剛畢業的學生,只要學過美術或者電腦就敢說自己會設計。”劉宏表示,“等到真正讓他動手的時候就傻眼了,即便是做了也是無用功,現在很少能挖掘到立刻上手的人才?!睍箻I從組織到設計搭建全線對人才的需求,已經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很多公司長年對外進行招聘,只要有過實踐動手經驗的人都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劉宏認為,這已經成為制約整個會展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以前,展覽公司最大的成本是辦公場地,但是現在不同了,最大的成本是人才?!?nbsp;
人才:引進還是培養?
“引進來的人才,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边@是業內人士的普遍看法,很多國外的人才被引進后,其想法、思路固然新穎,但是不符合中國、本土的審美趣味。
那就只能培訓了。這也是劉宏目前的設想,他初步的計劃是,由行業內幾個比較大的公司牽頭,在公司內部舉辦一個短期的培訓班,主要面對剛畢業的年輕人?!靶袠I內部的培訓成效非常明顯,因為來講課的都是全國各地的會展精英,講的也都是實踐經驗,比較系統,入門快。”劉宏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