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的“節會經濟”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該市確立的“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展戰略。隨后歷屆政府均重視“節會經濟”的開發。近幾年,一個個國際性節會的成功舉辦,不但顯示出了青島市“節會經濟”的國際化水平,還極大地促進了青島經濟的發展。
青島節會熱熱鬧鬧,“節會經濟”紅紅火火,美中不足之處也很明顯。
70多個節會中像啤酒節這樣在國內外享有知名度的節會屈指可數。有一部分由區域政府主辦、針對性不強,決定了它們的號召力無法和青島啤酒節媲美。
有些節會雖然吃、住、娛、購、游“大而全”,但缺乏特色,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前來旅游的大都是附近居民,很難引起外地游客的興趣。
縱觀國內外知名的大型節會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配備了專業的長期設計組織團隊,而青島的節會正缺乏這一點。
一個城市召開國際會議和舉辦國際節會的數量、質量及規模,已成為衡量這個城市能不能躋身于國際知名城市行列的一個重要標志。青島市政府顯然已經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成立了青島市節慶會展辦公室,負責全市各大節會、展覽、論壇、賽事等活動。
“我們的任務首先是全面了解各大節會的往年情況,作出調整加以改善;其次就是邀請專家對青島的會展業做3至5年規劃,分為會展業行業分析、人才培養計劃、推介計劃等九大課題;目前正在論證調研過程中,計劃年底出臺規劃。”青島市會展辦主任焦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