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期4天的2008第六屆中國(海口)國際旅游商品交易會落下了帷幕。通過本屆旅交會,海口旅交會在國際化、參展產品種類等上有了新突破,國內外知名度進一步提高,不過在招徠參展商等方面仍存待改進的地方。
主辦方:提高了知名度
數據顯示,本屆旅交會通過4天的展會,前來參觀、采購和洽談的人數達到20萬人次,現場成交額1000多萬元,意向成交2000多萬元。今年旅交會的參展商不但有來自國內的上海、浙江、遼寧等多個省區市的企業參展,還有土耳其、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韓國、緬甸、越南、塞舌爾、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參展團參加。
通過這些參展商的參展和成功展銷,海口旅交會很好的促進了各地之間的經濟往來。除國內企業實現較好經濟合作外,越南代表團與我省相關旅行社進行了合作洽談并達成了初步成果,土耳其、馬來西亞、柬埔寨代表團也對我省的旅游資源進行了考察和交流,提出了進一步合作的需求。
海口會展中心有關負責人說,海口注重與各地會展策劃機構合作,并注重市場的推廣,目前海口旅交會已廣被業內知曉。
外地展商:沖著現賣而來
據了解,本屆旅交會參展商總數量為360家,國外參展商為43家,島內參展商為30多家,島外、國內的參展商則為主力,有200多家,占參展商總量的73%。走進旅交會現場,便可看見眾多旅游食品以及工藝品的外地展商。
據一些島外參展商介紹,參展幾天多為現場現賣商品,采購商比較少,訂單很少。不過一些參展商表示,在參展之前,他們也是沖著現賣而來。參展商希望能有更多的采購商來觀展。
就此,海口會展中心會展部經理牛迪說,由于海口旅交會品牌尚不及其他有些交易會,同時外地企業來海口參展需較大一筆運費,所以旅交會招商存在一定困難,因而也難吸引更多的采購商前來。目前參展企業檔次有待提升。
本土企業:進退猶疑
在今年的海口旅交會上,本島旅游商品新添了幾個新面孔:鳳生香草園空氣凈化產品、萬寧金龍木雕、游艇等,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今年新增設的游艇項目中,有意購買豪華游艇的客戶數達到15個,已預訂的數量為2艘。
不過像紈美貝藝、椰派等多家屢次參加海口旅交會的旅游商品企業,在本屆展銷會上卻不見了蹤影。
據海口旅游商品協會會長、海南紈美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怡介紹,海口旅游商品企業基本上均是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企業普遍受到了沖擊,訂單減少,有些企業甚至瀕臨停業破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愿花錢參加品牌效應不夠的海口旅交會。
一些旅游商品企業希望政府能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同時在參展費用上能給中小企業一些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