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藥王孫思邈醫藥文化節暨2008中國禹州中醫藥交易會”在禹州開幕。我市做藥材生意的張先生年年趕這場大會,今年又去訂購了上萬元的藥材。“海內外客商去了2000多人,一個大型展會給禹州帶去的可是嘩嘩的‘票子’!”張先生感慨不已。
大型會展的魅力,鷹城(平頂山)各界均已領略到。今年9月18日至20日,2008華僑華人中原經濟合作論壇(簡稱“華合論壇”)在我市舉辦。這次盛會,為我市帶來了327.8億元人民幣的“大單”。而今,41個簽約投資合作項目都在逐步落實中。
會展,對一個城市意味著什么?會展,帶來的僅僅是鈔票嗎?會展經濟,離鷹城有多遠?
“華合論壇”初嘗會展“蛋糕”
有經濟學家這樣形容會展對于城市經濟的推動力:“如果在一個城市開一次國際會議,就好比有一架飛機在城市上空撒錢。”這話聽起來有些夸張,但凡參加“華合論壇”的人都不約而同地點頭稱是。
此次“華合論壇”共簽約合同及協議61個,其中,引進投資項目43個,總投資額346.8億元。作為承辦方的平頂山市無疑是最大的贏家:簽約投資合作項目41個,總投資額327.8億元人民幣。此外,還聘請高層次海外經濟顧問21人。可想而知,這么多資金和人才的引入,會給我市經濟建設注入怎樣的生機和活力!
一次成功的會展帶給一個城市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更是城市形象全方位的提升。“‘華合論壇’的召開,讓華僑華人真切地了解了我市的投資環境、產業結構等,也帶動了我市知名度和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高。”這是市外事僑務局有關負責人對“華合論壇”的評價。
參會的很多人由衷地表示:“華合論壇”標志著我市向會展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它讓鷹城各界看到了會展的獨特魅力,發現了會展業潛在的巨大商機。
其實,會展業早已被國際上譽為“朝陽產業”。處于中原腹地的平頂山,能在全國會展大餐中分得多少蛋糕?
會展業成為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這次‘華合論壇’,我們充其量只是嘗了嘗會展經濟大餐的味道。”多次參加大型會展的石先生告訴記者,中國每年舉辦會展3000多個,以城市聞名的有廣交會、上交會、西博會、哈洽會等,以行業區分的有科博會、工博會、高交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等均已成為國內著名會展品牌。
會展,顧名思義,是會議和展覽的合稱,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會展活動達到一定規模就會形成一種新型產業——會展業。會展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當地GDP的時候,就成就了一種經濟現象——會展經濟。
據悉,國際上公認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為1∶9:如果會展的直接收入是1的話,它所帶動的產業收入就是9。如今,會展經濟已經與旅游經濟和房產經濟一起,被稱為新世紀的“三大無煙經濟”。
一個亞洲論壇將偏僻的海南博鰲推向了國際,一次世博會拉動昆明乃至云南走向世界,奧運會將北京的城市現代化建設至少推進30年。可以說,一次成功的會展,就可以將一個城市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正因如此,許多城市將會展經濟作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小城市開始向會展業進軍
如今,很多中小城市也開始向會展業進軍,我省一些城市已捷足先登。
今年4月份,南陽市舉辦了第六屆玉雕節暨首屆寶玉石博覽會,以玉文化為媒,唱起經貿大戲。此次博覽會共有27個項目成功簽約,引資額達41億元。8月下旬,漯河市舉辦了第六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簽約項目67個,投資總額達190.7億元。
此外,信陽市今年舉辦了第十六屆茶文化暨全國名優茶(茶包裝)博覽會,駐馬店舉辦了全國農產品博覽會等,均成為當地招商引資的重頭戲。就連許昌鄢陵也辦起了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且取得了豐碩成果——來自國內外的2600多家客商參會參展,簽約項目85個,簽約金額138.1億元。
相比之下,我市的會展顯得較為稀少,難道說我市的經濟建設不需要會展嗎?
鷹城呼喚大型會展
據市招商局有關人士透露,“會展”是我市招商引資的重頭戲。每年我市都要到經濟發達城市舉辦大型招商會。
“2005年我們去了深圳,2006年去了青島,去年則去了寧波。每次舉辦招商會,簽約項目都能拿到幾十個。”市招商局有關人士說,招商引資不外乎“走出去,請進來”。要想把全國乃至國外大型企業的老總請到平頂山來,不借大型會議的東風是很難辦到的。
我市曾舉辦過葉氏后裔尋根聯誼會、世界劉氏宗親會、中國曲藝節等,這對于提升城市形象等確實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市真正通過舉辦會議吸引投資、接洽合作,進而推動商貿等產業發展的大型會議,也僅有“華合論壇”。
“以前我們總是到外地參加廣交會、高交會等大型會議,頂多在人家的會場里臨時辦個小規模的魯山推介會。”魯山縣招商局副局長趙忠杰興奮地說,“華合論壇”實現了他們把客商請到家的愿望,他們一下子簽到了3個大項目。
“好幾位客商對魯山的銀杏茶、泥塑等特色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后可能還會有這方面的合作。”趙忠杰迫切地說,如果我市多承辦一些大型會展,會讓國內外企業的老總直觀地感受到本地的自然環境、投資環境,親眼看看本地的企業、物產,這比任何精美的宣傳資料更具說服力。
平煤集團技術中心總工程師李洪也深有感觸地說,會展放在本地召開,“近水樓臺先得月”,本地企業可最先掌握第一手的信息資料,對項目引進和自身發展都非常有利。“雖然平煤集團沒有在‘華合論壇’上簽約,但是由于‘華合論壇’組委會的促成,我們已經同美國一家公司進行了多次接觸,相信只要有合適的項目或設備,我們都是雙方最先考慮的合作伙伴。”
市商務局有關人士說,一個城市經濟的發展,投資是關鍵一環。有資金,項目才能運作,有項目,才會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現在,國家對項目不再投資,本市財政又無力投入,靠企業自籌資金又很有限,怎么辦呢?我們只有靠引進外資。”鷹城集團有限公司的楊先生坦誠地說,舉辦會展是引資的一大捷徑。通過“華合論壇”,他們就引進外資20億多元。
據了解,今年我市1~9月實際利用外資7億多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參加會展引進的。“一個‘華合論壇’就為我市引資320多億元,好家伙,如果我們一年舉辦一個大型會展,經濟發展不提速才怪呢。”平高集團的高先生興奮地說。
市商貿局有關人士也稱,把大型會展說成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強大“助推器”,再合適不過。既然如此,鷹城能不能多舉辦一些大型會展呢?
會展業離我們還有多遠
有人說,大型會展總是鐘情于大城市,很少在中小城市召開。事實并非如此。今年,中國陶瓷博覽會是在唐山舉辦的;國際風箏節已成為廊坊市的一張“名片”,該市還成功舉辦過中國國際蔬菜博覽會、農產品交易會等。
普生藥店的婁先生多次參加過大型會展,他說經濟發展區域化已是大趨勢,大型會展轉向中小城市也非偶然。禹州市舉辦了“藥王孫思邈醫藥文化節暨2008中國禹州中醫藥交易會”。“事實上孫思邈不是禹州人,只因他生前在禹州采藥行醫,死后葬在了禹州,禹州市就巧借孫思邈的‘名氣’,以‘藥王·文化·經濟’為主題辦起了大型節會。”婁先生滔滔不絕地說。
還有人說,會展申辦很難,對大城市而言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才爭取到的,在我們這樣的地級市申辦全國大型會展更是難上加難。“我覺得大型會展并不是高不可攀,就看你重視不重視,爭取不爭取了。”市園林處的張女士說,許昌市鄢陵縣只是個縣城,今年9月份不是照樣舉辦第八屆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了嗎?
面粉銷售員劉先生也激動地告訴記者,今年10月份,我省永城市借助面粉加工業的優勢,將第四屆中國面粉食品行業經貿洽談會的承辦權拿到了手。“永城舉辦這樣的大型會展,也給內陸中小城市鼓了勁兒。”
劉先生表示,會展并不是特定哪個城市才能舉辦的,很多會展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并不是很強。像晉江市,就曾舉辦過鞋博會、陶博會、傘博會等會展。“像食品博覽會、農產品交易會等我們平頂山完全可以嘗試。”
平煤集團的樊先生直言不諱地說:“‘華合論壇’的成功舉辦,證明平頂山還是有實力承辦大型會展的。關鍵問題還是政府要對會展重視,如果政府不出面申辦,不搭建橋梁,靠企業的力量是根本申辦不了大型會展的。就是能夠申辦,企業也沒必要投入那么大精力和財力,為別人鋪路。”
鷹城會展業呼之欲出
市招商局有關人士說,平頂山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個中心城市之一,豐富的煤炭、食鹽、鐵礦等資源,以及汝瓷、魔術、曲藝等特色文化,早已盛名遠播,堪稱是一塊投資興業的熱土。
令人欣喜的是,社會各界已經看到會展以一業帶百業的產業效應。市外事僑務局有關負責人說,“華合論壇”的成功舉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最重要的是積累起了承辦大型會展的經驗和實力。
如此看來,鷹城會展業呼之欲出。我們相信,鷹城會展業的春天會很快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