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ICCA針對經濟危機對產業的影響,面向會員作了兩次問卷調查,30%的ICCA會員參加了問卷調查。第一次是在次貸危機爆發不久的4月,第二次是次貸危機開始變成全球化危機的10月。在10月份的調研中,48%的會員認為全球經濟形勢已經對會議行業產生明顯的影響,而在4月份的調研中,這個數字還只是35%。
在2008年11月2日召開的ICCA第47屆年會會議上,與會者也討論了全球經濟形勢對亞太地區的影響,此外,ICCA會長Leigh Harry也談到了經濟危機對會展行業的影響,他認為“創新”是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生存的法寶,只有那些能夠提供獨特的創新服務的組織者才能具有生命力。ICCA副會長——馬來西亞人Anthony Wang則呼吁亞太地區的成員單位要加強聯盟合作,以抵抗經濟形勢逆轉的風險。
據筆者觀察認為,金融危機確實對來華舉辦國際會議產生了負面影響。另外,金融危機對商業會議的影響大于協會會議。因為國際學術性會議、國際協會會議一般是定期舉辦,有一定的周期性,運作比較成熟,抗風險性也較強。而且在會議場地上的選擇上空間較大,如可以在高校校園舉辦,這可大大減少成本。而當前經濟形勢對公司會議和商業會議有較大的影響,導致公司會議取消或延期。
筆者認為,2009年,國際會議市場將主要受以下幾大因素影響而發生變化。
外幣貶值 加劇辦會成本
受金融危機影響,以歐元、澳元、韓元、英鎊為代表的外幣持續下挫,對人民幣的匯率貶值幅度約20%~30%。對來華外賓而言,外幣的貶值將意味著來華參會的商務差旅成本上升20%~30%。這很有可能讓一部分與會外賓取消未來來華的行程。對會議舉辦方而言,如果注冊費是以歐元等貶值幅度較大的貨幣單位計算的話,則意味著注冊費的收入減少20%~30%。收入的減少直接關系到會議的盈虧平衡,將增加會議舉辦方的風險。
當美聯儲把利率降為0~0.25%之后,基本等于宣告美元零利率時代的來臨。很多國家開始針對美元的不信任采取實際行動。拉美、非洲、東亞和中東地區已經就貨幣一體化展開討論,以應對美元的長期貶值。在這種情況下,未來隨著美元利率的長期低迷,這些地區采取應對措施的行動將會提速。未來全球貨幣格局可能出現顯著變化,基于貿易的美元需求將會受限。特別是上述區域內的貿易結算,將越來越多地采取本幣而不是美元。據筆者了解。為了避免外匯結算損失,目前很多酒店和旅行社均采用人民幣報價,這一趨勢還會繼續延續到2009年。
經濟形勢走低 會議收入減少
筆者認為,絕大部分的學術性會議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是企業的贊助。受經濟危機影響,一些公司可能會減少贊助預算,這也會影響會議的盈虧平衡,導致會議延期或取消,或者減少會議的規格、規模。另外,許多國際會議的大部分收入是其附帶的展覽。由于企業取消參展或者減少展出面積。導致展覽銷售額減少,從而也減少了會議的收入。
航空線路取消 出行成本增加
據國際航協2008年9月~10月全球航企財務報告顯示,全球航空每月停飛的飛機數量已經高達58架。但這一運力削減量仍遠低于市場需求的降速,最直接的數字是航企平均客座率沒有隨著削減航班而上升,反而下降了3%。航空貨運運輸量也下降迅速。此外,凈增加的飛機數量從2007年平均每月68架下降到了2008年的16架。上述事件表明,若經濟危機持續下去已直接導致航線取消或航班減少。這將會大大增加會議代表的旅行支出。
會展產業 區域競爭加劇
經濟危機已經并且正在影響到我國的會展業發展,廣東部分展會已然出現了衰退的跡象。為了應對“金融海嘯”的影響,香港旅游發展局2008年11月宣布成立“香港會議及展覽拓展部”,分別向企業會議及獎勵旅游、大型會議、展覽活動三大界別提供“一站式”服務。旅發局主席田北俊表示,特區政府已在本財政年度額外預留1.5億港元,旅發局將善用這些額外撥款,大力在海外推廣香港會展旅游。
視頻會議 借機上位
受金融危機影響,許多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都不約而同地尋找開源節流的有效途徑。例如競爭激烈、業務面廣、影響力大的保險行業對于減少會議成本的要求則更為強烈。在這種背景下,視頻會議突出的功能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它能夠在較低成本投入的基礎上使保險公司的這一難題變得很簡單。更有專家預測,2009年視頻會議市場還將保持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