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經濟以其強大的帶動力,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北京已經成為北方會展市場的中心,廊坊位于環渤海地區腹地,被稱為“連京津之廊,環渤海之坊”,成為會展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方之一。作為河北省會展業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近年來,廊坊依托區位優勢,在市委、市政府積極扶持下快速發展,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展會。尤其在河北“5·18”經貿洽談會進駐之后,廊坊會展業開始了創造特色之路,并帶動了當地相關產業發展,成為廊坊市經濟發展中一個新的增長點。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廊坊市支會在推進當地會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就在今年還成立了廊坊市會展行業協會。那么廊坊發展會展業的優勢是什么?未來的發展方向又是如何?帶著種種疑問,記者采訪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廊坊市支會會長徐靜文。
借京津之力錯位發展
記者:從整體上看廊坊會展業還處于成長階段,但已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請您以一個展會的發展為例,介紹一下廊坊會展業的發展變化?
徐靜文:大力發展會展業符合廊坊城市發展定位。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支持下,不斷完善會展設施,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依據我市特點,實施了培育與引進并重的發展方針,使會展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展會數量、展會規模及水平呈穩步增長與提高態勢。2009年全市實現舉辦各類規模以上展會56個,展覽面積達135萬平方米,成交額達53億元。
如由北京碧海釣具公司主辦的碧海(廊坊)釣具展銷訂貨會,每年舉辦春、秋兩屆,2003年前在北京懷柔舉辦,其“集貿市場”式的房間交易方式已不能適應展會發展的需要,2004年3月由北京懷柔移師廊坊。良好的會展設施及辦展環境,使得該展規模迅速擴大,至今年3月已成功召開了12屆,展覽面積由最初的
記者:在發展會展業上,您如何看待廊坊的優勢與短板?廊坊市發展會展是如何定位的?
徐靜文:會展業的發展,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近年來,廊坊市不斷致力于城市建設,打造優美的城市環境,先后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在全國中等城市中率先全轄區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15項靚麗的城市名片,并形成了汽車摩托車配件、農畜產品及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新型建材、包裝印刷、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這些都為廊坊市會展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市區位和交通優勢十分突出,全市位于京津兩大城市之間和環渤海經濟圈的腹地。北距首都
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和專家學者的論證,我市發展會展業的定位是以優勢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及產品為依托,以休閑康體等服務性產業為特色,以舉辦專業化展覽為重點,大、中、小規模并舉,充分分享北京豐富的展覽資源,實行引進、培植并重,將我市建成特色鮮明、高新技術突出、專業化程度高的環渤海區域展覽名城。
合力打造會展旅游
記者:廊坊市展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貿促會同屬一個班子,那么這兩個機構是如何配合發展廊坊會展業的?
徐靜文:廊坊市貿促從成立之初,便具有會展管理職能。但發展會展業涉及工商、稅務、公安、宣傳等眾多相關部門,為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2005年,我市成立了展覽工作領導小組,并將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貿促會,由貿促會的領導兼任展覽辦的負責人,這樣不僅加強了行業管理,同時也使各項協調工作更加順暢,履行職能更加專業和充分,使兩者之間能夠相互銜接,密切配合,為會展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記者:廊坊市把會展、旅游作為全市重點培育的6大主導產業之一,傾力打造會展旅游名城。那么,作為主抓會展的職能部門,是如何整合資源、完善會展產業鏈的?
徐靜文: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會展業,率先在我省提出了發展會展經濟戰略,提出了打造會展旅游之城,建設展覽名城的發展目標。特別是在市委三屆九次全會上,又明確提出將會展旅游業作為我市的主導產業來培育,充分發揮其對相關產業巨大的拉動作用,有效地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我會作為會展職能部門,在整合資源、完善產業鏈上最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完善了周邊配套設施,提高會展服務能力。目前已經在會展中心旁邊興建了恒盛陽光五星級酒店,極大地提高了會展接待能力。在周邊形成了住宿、餐飲、購物、物流、廣告、海關、金融等相配套的服務設施,方便了企業參展。
二是完善會展發展政策環境,建立了各部門協調聯動的服務機制。會展產業鏈能否良性運行,關鍵在于其相關行業和部門的合作參與。2005年以來,市政府先后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印發了《關于廊坊展覽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廊坊市關于鼓勵新建展覽館設施、設立專業展覽公司的暫行規定》、《廊坊市展覽業統計管理辦法》、《關于扶植會展旅游業發展的意見》等,進一步強化了對全市會展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不僅為會展業的發展創建了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而且還鼓勵和推動了會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三是整合資源培育和引進了一批品牌展會。近年來,廊坊市依托區位優勢、縣域經濟和主導產業,鼓勵和引導有關部門積極舉辦、引進展會,取得了顯著效果。如我市不僅有大廠漁具城,而且在固安縣有眾多的漁具生產制造企業,依托這一產業優勢,培植了大廠漁具展,引進了碧海釣具展覽會。香河家具城已發展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家具產、供、銷基地,全市有1000多家家具生產、銷售企業,以此培育了香河家具節;充分發揮中國電梯協會、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設在廊坊的作用,引進中國國際電梯展和中國石油管道設備展等。
完善會展軟硬件環境
記者:在環渤海會展經濟帶,廊坊市會展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面對有限的展會資源,廊坊市將如何應對這個挑戰?
徐靜文:目前我國已形成5大會展經濟帶,會展業發展方興未艾。廊坊位于環渤海會展經濟帶中心區域,客觀來講,在利用環渤海地區有限的會展資源方面,面臨來自天津、唐山、以及秦皇島的競爭與壓力。但是盡管如此,廊坊不僅依靠本市資源培育了一批品牌展會,同時還爭取了中國國際電梯展、碧海釣具展覽會等落戶廊坊;吸引了北方旅游交易會、全國發明博覽會、中國國際教育設備展覽會、20國財長會、世界反貪大會等來廊坊舉辦。下一步廊坊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會展環境,提升會展競爭力,加快會展業的發展。
一是打造與北京“同城”概念,擴大區位優勢。目前廊坊正在全力打造與北京“同城”的概念。新建的京滬高鐵將在廊坊設站,同時北京輕軌5號線和6號線也將分別延長到廊坊市區和三河市燕郊,屆時從廊坊到北京市中心區只需15分鐘。這些都促使了廊坊在交通與產業方面與北京實現全方位對接,這將為廊坊發展會展業,分享北京會展資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是擴建會展場館,提升和完善會展設施。廊坊正在加快完善原有會展場館功能,按照舉辦現代大型展會的需要,興建一座配套設施完善的30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提升會展設施檔次,使廊坊具備能夠承接各類大、中型展會的能力。
三是進一步完善會展政策,營造良好的會展業發展環境。經過調研和借鑒全國會展城市的先進經驗,廊坊市已經完成了《廊坊市展覽業管理暫行辦法》的起草工作,并已報市政府審核,將于今年出臺實施。這將進一步為會展業發展形成一個健康有序發展的環境和機制,全方位提升會展活動的各項服務水平。
四是充分發揮廊坊會展業協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去年底我市已經完成廊坊會展業協會的組建工作。今年將充分發揮其在自律、協調、服務方面的作用,規范行業管理,實行行業自律,改善、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促進會展業的發展。
五是加強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發展會展業,人才是關鍵。一方面我們有計劃地組織全市會展管理人員到國內外參加會展業研討會、峰會、論壇等活動,與業界開展研討和交流,了解和學習當今會展業的發展趨勢、最先進的會展管理經驗;另一方面每年與中外知名會展機構聯合舉辦專業培訓班,加強對全市會展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會展管理、組織、策劃水平。近幾年,我市已與美國內華達州州立大學、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中外會展》雜志社等機構聯合舉辦了4期會展培訓班,共培訓從業人員230余人次,有力地推動了會展業的發展。
六是實施品牌化戰略。只有展會的品牌化,才能有會展城市的品牌化。一個城市沒有幾個在全國乃至世界能叫響的品牌展會,不能算是會展城市。為此,廊坊市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著力將符合產業發展導向、有一定影響力的展會打造成為全國性、區域性品牌展會。這方面已經制定了《廊坊市展覽業發展專項扶植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將有限的資金重點放在打造品牌會展項目上,并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廊坊不僅擁有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中國(廊坊)國際管道設備展覽會、廊坊國際名鴿展示會、全國印刷包裝機械展覽會等國內一批知名展會,更有在世界富有盛譽的中國國際電梯展覽會、碧海漁具展覽會。尤其是我們河北省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打造和培育,已經連續舉辦了27屆(在廊坊連續舉辦了11屆)的河北省最大的經貿會展活動——“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已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