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合肥將如何打好會展經濟這張牌?今天上午,合肥市會展辦公布合肥會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合肥會展從業人員達3000人以上,一年展會數量達到300場以上,形成門類齊全、實力雄厚、運行高效的會展業運作體系。
創區域性會展中心城市
從2003年到2010年,合肥會展發展快馬加鞭,其中“十五”期間合肥展會拉動相關產業收入約為20億元,到“十一五”期間約為100億元,增加近5倍,而到“十二五”末,這一數字將達到150億元左右。當天公布的合肥“十二五”會展總體目標為:以解決專業化辦展水平低和市場化運作難等問題為突破口,加快會展業市場化、專業化和國際化進程,提升合肥市會展業核心競爭力,全力創建區域性會展中心城市,躋身全國二線會展城市先列,建成全國性會展名城。
到2010年底,合肥市從事會展運作的企業已從2003年前的10多家增至30多家,直接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廣告、裝潢、物流等關聯業務企業達300多家。展會初步形成以下幾種類型,包括圍繞區域特色產業舉辦的苗木花卉交易會、徽菜美食旅游節、堅果炒貨節、龍蝦節等,圍繞地方支柱產業和重點項目舉辦的自主創新要素對接會、家用電器博覽會、汽車展、醫療器械博覽會、機械設備博覽會等。今天公布的“十二五”會展發展思路,明確要樹立放眼國際、服務產業、創新品牌的會展理念,結合合肥產業優勢和承接產業重點領域,培育一批有規模和有影響的品牌展會,尤其是能夠裝進承接產業“大筐子”里的展會。
展會數量一年超300場
按規劃,到2015年,合肥將扶持專業會展企業由現在的30多家發展到50家,會展從業人員從2000多人達到3000人以上,圍繞合肥支柱產業再培育2至3個2萬平方米以上的專業展會,圍繞特色產業培育2至3個2萬平方米以上的區域性特色展會和節慶活動,爭辦3至5個規模效益好和影響力較大的全國流動展及國際展,展會數量從一年150多場達到300場以上,合肥市展覽使用面積達到260萬平方米。其中,政府主辦的展會降為5%,而行業協會主辦的專業展會為30%,企業自辦展會、引進的國內巡回展及國際展比例增加到35%、30%。
建四位一體聯動工作制
未來5年,合肥將建立政府、協會、會展企業和會展場館四位一體、分工負責的會展聯動工作制,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據有關會展人士介紹,政府逐步退出會展資本運作,充分調動企業舉辦會展活動的積極性,實現完全市場化運作的目標。為此,還將發揮國有資本優勢,鼓勵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跨地區、跨行業界限,通過重組、兼并進入會展行業。以追加資本金、政府采購等形式,建立國有控股的專業化運作公司,靈活、高效運作會展。按照明確分工,今后6個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管理會展業。其中商務部門負責會展行業管理、場館監管;工商部門負責市場監管、行政執法;公安部門負責會展安全、消防和秩序保障;衛生部門負責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監管;交通部門負責交通安全、道路通暢保障;城管部門負責市容和環境監管。
據了解,《合肥市承接產業轉移促進服務業發展若干政策》將每兩年修訂一次,對引進國際展和全國展并辦成功的企業,追加資金補貼。通過資金整合,壯大獨立辦展的地方會展企業,著力引進國內有實力的會展企業入駐合肥,輔以優惠政策,扶持有實力的地方會展企業組建會展集團,著力培育科技含量高、影響面廣的大中型專業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