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將是中國會展業發展戰略的機遇期。”近日,成都市博覽局局長、中國貿促會成都分會常務副會長陳琳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成都會展業將面臨三大發展機遇:一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進一步深入實施;二是成都正努力開創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新局面;三是成都是全國首批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和國家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據了解,2011年,四川省和成都市兩級政府財政對會展業發展的專項扶持資金達到6000萬元。
體制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間,成都市展館總面積突破20萬平方米,居全國第四位,中西部地區首位,特別是2005年投入使用的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不僅是中西部地區建筑規模最大、功能配套最完備、設施最先進的多功能會展場館,也是國內最大的國際標準展館之一。成都主要大型會展場館室內總展覽面積達19.3萬平方米,大型會議型酒店會議室總面積達4.3萬平方米,各類賓館、酒店3000多家。
2010年成都市會展辦改制為成都市博覽局,作為會展業管理局級政府機構,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屬首例,政府職能從主導轉變為引導,會展運作市場化水平邁上新臺階。政府相繼出臺了《加強大型展會申辦工作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會展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會展業體制機制得到不斷優化。
據悉,成都正在制定《成都市現代會展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新一輪發展中,成都確定到2015年,將成都建設成為中西部第一、全國一流的中國會展名城(第四城),為下一步建成“亞洲會展名城”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此,成都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一是實施優勢主導戰略,加強會展軟實力建設;二是實施“企業和人才”雙基戰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三是鼓勵本地會展企業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會展一線城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四是加強會展基礎理論研究,組織力量進一步研究國外發達會展城市和國內兄弟城市發展會展業的最新情況和政策舉措,及時在政策機制上有所創新,加強會展業的研究力量。
服務更加專業
成都市博覽局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省會城市成立的博覽局。成立之初,曾引起會展業的廣泛關注。
陳琳介紹說,成都市博覽局前身就是成都會展辦。1987年,隨著糖酒會在成都舉辦,成都成立了會展辦,專門為糖酒會做政府和各方面展會落地服務工作。隨著會展業發展,2010年6月,成都市政府正式把會展辦更名為成都市博覽局,主要從事會展節慶活動管理的政府職能部門。
陳琳表示,成都發展會展業具備很多優勢和條件。成都是西南地區的科技、經貿、商貿和金融中心,同時也是西南地區的交通通信樞紐,所以在成都舉辦的展會能夠給客商和組展商帶來更多商機。
為此,成都建立了由成都博覽局牽頭,工商、消防、公安、衛生、質監等所有政府部門組成的“會展服務隊伍”,全力提供展會落地以后的會務服務,以便組展商將更多精力放在讓展會更加專業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