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清晨,第12屆中國國際機電博覽會正式“謝幕”。武漢國際展覽中心副總經理余征業心情復雜的看著拆展作業。機博會已成為武漢首屈一指的品牌展會,而這次很可能是機博會在這里的“告別展”,明年起將移師新建成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
位于漢陽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展館,將于半個月后“首秀”,該“巨無霸”室內展館面積達15萬平方米,這讓相隔十多公里的武漢國際展覽中心有了切實的危機感。未來的武漢會展業格局,是“一主兩輔”還是“三足鼎立”?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被迫悄悄打起了展會“保衛戰”。
27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明年的展覽項目簽約,包括食博會、農博會、旅游展、汽車展、迎春大聯展、家裝展等。據悉,已預定的室內展會達42個。不過,武展方面憂心的是,部分政府主導型的展會很有可能留不住。
不過,武展這次主動出擊。當日與會的另外近二十家展覽企業,便是他們邀請來“挑刺”的。“挑刺”范圍細致到電源、衛生間以及停車位等小問題。據了解,漢商集團在接手武展后,近幾年投入的改造資金超過億元,明年也還會繼續投入。
與會有關人士稱,新國博開業后,競爭肯定會加劇。隨著新國博在交通、酒店、餐飲等配套設施完善,武展這種危機在三五年之后可能更明顯。對此,余征業說:“武展將明年定為‘管理服務年’,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的質量,提前化危為機”。“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所在區域不同,定位也不同。國博覽中心以全國性展覽為主,武展主要著眼于消費展,而科技會展中心則定位于科技類展覽。三家展館發揮各自的優勢,有競爭更有互補。”武漢會展辦馬琳處長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分析說。“只要各自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今后可望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對武漢會展業的發展更具促進作用。”武漢會展行業協會會長姚賢華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