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會、農博會、車展、臺灣名品博覽會……這些展覽,你逛過哪個?10月24日,記者了解到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至9月份,沈陽市舉辦的各類會展活動達229項,而去年全年是227項。也就是說,今年的展會活動趕超去年的總量,僅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
記者從市服務業委員會了解到,今年以來,沈陽市已先后舉辦了食品、服裝、汽車及配件、自行車、房地產、美容美發、五金機械、制藥設備、臺灣名品、珠寶等行業的大型展會。前三季度,全市舉辦各類會展活動229項,同比增長37.1%;實現展覽面積202.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1.2%;實現會展經濟意向交易額1550.47億元,同比增長42.7%。
舉辦會展活動,會給主辦地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給交通、物流、旅游、零售、餐飲,以及廣告、金融等關聯產業帶來巨大商機。以與會展業關聯度最高的住宿及餐飲業為例,今年1至9月份,全市住宿和餐飲業預計實現零售額217億元,同比增長22%。
展出人氣 非專業觀眾逐年增多
每次大型展會活動,總能吸引十幾萬、幾十萬觀展者。消費類展會人氣旺可以理解,一些專業性極強的展會也能引起普通觀展者的興趣。
遼寧北方工商業展覽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他們每年組織的展會中有許多是專業性很強的,以往觀展者基本上是專業人士,“但最近一兩年,非專業觀眾明顯增多,其中許多非專業觀眾逛展會的目的是長知識、開眼界。”
不同的人觀展有不同的收獲,有人買到了喜歡的商品,有人從中得到了樂趣,有人增長了知識,也有人找到了創業的機會,甚至有人看到了未來就業的方向……
展出名氣 沈陽躋身全國“十強”
沈陽市會展辦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1年沈陽首次躋身“中國十大影響力會展城市”。對于普通市民來說,繁榮的會展業所帶來的可不僅僅是能買到多少實惠的商品,觀展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沈陽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制博會、農博會等一批品牌展會,已經成為展示沈陽獨特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展會活動與外部世界在觀念、文化、技術、理念上進行交流溝通的同時,沈陽也在不斷塑造著自己的國際化“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