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會展業在歷經百年后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促進貿易、引進技術、吸引外資、展示形象、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不僅使產業活動的載體自身獲得效益,更重要的還在于能夠在較長時期內促進載體地域內的幾乎所有經濟與人文內容的發展和繁榮。
“邯鄲是河北省會展業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近年來,邯鄲市會展業依托區位優勢,在政府積極扶持下快速發展,年舉辦展會數量、規模、水平呈高速增長態勢,形成了一批以國際建材博覽會、國際采購經貿洽談會、永年緊固件展銷會為代表的知名品牌展會,成為全市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新增長點。”河北省邯鄲市貿促會會長張孟書告訴記者。
比較優勢與基礎保障
據介紹,隨著2007年成功舉辦第一屆“中國(邯鄲)國際建材博覽會”,邯鄲市現代會展業正式起步。4年來,邯鄲市已先后舉辦大型展會30余場,年增速達到30%以上。累計展出面積50余萬平方米、國內外參展企業達到12000多家,吸引觀摩、采購商20余萬人次。先后承辦了“中國·河北(邯鄲)國際建材博覽會”、“中原(邯鄲)國際采購經貿洽談會暨名優產品博覽會”、“中國(北方)打印耗材展覽會”、中國(永年)五金裝備制造博覽會等一批在地區、全國有影響的會展活動。
在張孟書看來,構建會展中心城市,邯鄲已具備了切實的比較優勢與基礎條件。
“政策方面,‘十一五’期間,《河北省會展業發展規劃(2006-2010)》就已將邯鄲及石家莊、廊坊、唐山一起,列為全省重點培育的4個會展城市,并提出在銀行貼息、投資補助、稅費優惠、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河北省‘十二五’規劃再次將邯鄲列為省重點建設的會展中心城市之一。另外,邯鄲市‘十二五’規劃中,也對會展經濟作出重要表述,提出建設區域性會展中心,打造‘邯鄲會展’城市名片。”張孟書表示。
邯鄲市的地理位置也為其發展會展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邯鄲市地處四省交界區中心位置,是該區域唯一具有高速過境、鐵路交會、機場通航的立體交通優勢城市。“一小時經濟圈”可涵蓋中原11個地級市,“兩小時經濟圈”可連接周邊四省省會,具有“東出西聯、貫通南北”的獨特區位優勢。同時,又是“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與周邊12市的經貿合作范圍和領域越來越廣。這些為會展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城市形象是發展會展經濟的一大前提,我國會展業發達的城市,如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同時也是旅游產業發達的城市。邯鄲歷史文化厚重,旅游資源豐富,廣府古城、黃粱夢呂仙祠、媧皇宮、太行生態景區、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等名勝古跡影響廣泛、吸引力強。這些都是發展會展經濟的重要依托。”張孟書告訴記者。
發展多元化會展經濟
按照張孟書的想法,邯鄲市會展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應該是以產業化、國際化、規模化為導向,依托邯鄲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以及豐富的文化旅游優勢,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整合現有會展市場和資源,堅持自辦與引進并重,發展多元化會展經濟,提升會展業整體規模和綜合競爭力,逐步擴大國際性展會的比重,使邯鄲市成為晉、冀、魯、豫四省周邊市的區域性會展中心。
“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要使邯鄲會展業形成展館功能完備、品牌展會齊全的發展態勢,造就一批以‘中原(邯鄲)國際采購經貿洽談會’和‘邯鄲國際建材博覽會’為龍頭,以裝備制造、紡織服裝、新型能源、農副產品、文化旅游等產業為支撐的專業品牌展會,努力將邯鄲市打造成為‘冀南會展名城’。”張孟書表示。
同時,張孟書還提到了加快培養和壯大會展人才隊伍的問題。“應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不斷加大培養力度,培養一批具有現代展覽管理知識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會展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熟悉會展業務、富有會展管理經驗、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專業隊伍,為邯鄲市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