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會展業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應當抓住‘十二五’時期的良好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市場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在2月28日召開的第五屆山東省會展行業年會上,山東省貿促會副會長、省會展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宋戈平如是說。
山東省貿促會與省會展業協會同日發布的全省會展業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山東省會展業直接收入達42.48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8%,拉動相關產業收入383億元。但與此同時,行業管理不到位、自主品牌展會少、高級會展管理人才匱乏等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進步不小
去年10月份,經濟導報記者曾參觀過新投入使用的青島國際博覽中心,其22萬平方米的龐大規模令人印象深刻。宋戈平介紹說,這只是山東展館建設的一角,去年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還有威海文登國際會展中心,此外,濟南、泰安、濰坊、聊城等市的新會展中心正在建設中。其中,濰坊魯臺經貿會展中心將于今年8月竣工,并將承接第十八屆魯臺經貿洽談會;聊城星光廣場會展中心也將于今年10月1日竣工。無疑,會展場館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改善,將拓展會展業發展空間,提升接待能力。
與此同時,山東省各大展會的質量也在進一步提升。2011年的展會數量雖然較2010年有所減少,但展覽總面積增長25%,其中1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數量增長36%。這說明山東省展會發展方式已由單純的數量增長過渡到規模擴大,使得會展業的結構逐漸優化。
日益激烈的競爭也為山東會展業增添了活力。不少會展企業在立足省內會展市場的同時,紛紛加大了赴省外甚至國外組展的力度。如青島金諾在沈陽獨立承接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山東中貿的安徽公司在合肥承辦的中部安徽糖酒食品交易會 ,山東新丞華的北京分公司在廊坊承辦的中國城市建設博覽會,青島海名的北京分公司承辦的北京國際奢侈品展覽會等,在拓展企業市場空間、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山東會展的知名度,為全省會展行業的轉方式、調結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痼疾待除
另一方面,我省會展業的一些痼疾也亟待解決。
據了解,山東省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雖然明確了會展業的重要地位和任務目標,各地市政府在規范和促進會展業發展上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尚未設立統一的省級政府會展業管理機構,會展業標準及立法不明確,會展業評估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企業辦展行為不規范、無序競爭現象仍然存在。不但省內不同城市間存在無序競爭,即使是同一城市內也依然存在主題雷同、展期相近的展會項目。
此外,山東省會展業的大多數從業人員未經過展覽專業系統學習和培訓,熟悉會展業、了解國際慣例、富有操作經驗的會展策劃、數據庫管理、會展項目管理核心人才緊缺。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東省會展業的營銷策劃和統一推廣力度不夠,省級引導扶持基金尚屬空白,自主品牌展會少,一些優勢產業沒有自己的專業展會。特別是,山東省目前還沒有一個會展項目獲得國際展覽聯盟的UFI認證。在商務部去年公布的內貿領域引導支持的90個展會中,山東省只有濟南迎新春精品年貨交易會、中國(濟南)太陽能利用大會暨展覽會、中國(菏澤)農資交易會、中國畜牧業展覽會、全國名優特產品與外貿商品展、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等6個展會名列其中。
“毋庸諱言,我省會展業亟待進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擴大行業知名度。”在宋戈平看來,2012-2015年,山東省將先后舉辦海陽第三屆亞洲沙灘運動會、濟南第十屆中國藝術節、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濟南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等大型活動,“借助這些活動,我省會展業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新聞同期聲
展企瞄準創業板上市
山東省貿促會和山東省會展業協會共同編制的《“十二五”會展服務業專項規劃》提出,2015 年山東省會展業直接總收入力爭達到80 億元,拉動經濟社會效益力爭突破720 億元,并實現會展企業創業板上市“零的突破”。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山東省將培育具有自主品牌、產業發展優勢突出、規模在2000個展位以上、進入國內同類展會前三名的展會達到30個以上;培育壯大2-3個本土品牌展會進入國家級展會行列;力爭每年有1-2 個大型國際性、國家級經貿展覽或會議在山東省舉行。培育資產和營業收入雙過億的會展企業集團;實現山東省會展企業創業板上市“零的突破”;會展場館年利用率每年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