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搭好會展舞臺,吸引“明星”登臺是關鍵
今年8月底,國博中心就將亮相,重慶會展業發展有了舞臺。但這還遠不是真正的“會展之都”,有了舞臺還要有足夠吸引觀眾的演員。
津滬展館擴容咄咄逼人
“重慶面臨的競爭還很大!”應麗君很肯定地說,對重慶會展的發展,未來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需要做大量的“功課”。
作為重慶國博公司戰略規劃咨詢單位和君咨詢集團副總、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訪問教授,應麗君指出:“目前正在籌建的上海大虹橋博覽中心,以及天津等城市,都準備建設新的會展場館,其面積將大大超越重慶國博目前的規模。這些城市都是重慶會展業潛在的強大競爭對手。”
如何提升重慶國博中心的競爭力,要未雨綢繆。應麗君建議,首先,要大力引進國內大型知名品牌的巡回展,如藥交會、糖酒會、醫療器械展等。“這些展覽會在鄭州、成都都備受青睞,大大推動了當地經濟。”其次,重慶要把目前已有的展覽會做大做強,做成品牌,如高交會、渝洽會等,這樣競爭力就會大大提高。第三,要積極引進國際國內的大型展覽機構到重慶辦展。
聯手國際巨頭如虎添翼
據透露,經過去年以來的頻繁接觸,國博已和德國杜塞爾多夫、新加坡國際展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上周,慕尼黑會展集團總裁也來到重慶,欲聯手國博打造國際化開放平臺。
“如果沒有這個場館,根本無法真正將重慶的會展業融入到國際會展業的鏈條中去,引起會展業同行的關注,也不可能吸引更多的展會到重慶來。”悅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石鍵自豪地說,這個場館為重慶會展業奠定了基礎,在經營中將走國際化路線,只有這樣,重慶會展之都的地位才能得到真正體現。而以前重慶的國際性展覽公司是空白,展會大多由本地企業舉辦,而不是真正的國際知名展覽商。
目前,悅來和新加坡國際展覽集團已達成協議,在展覽的服務評審、員工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力保國博的運營達到國際性水準。
應麗君認為,如能引進這些國際展覽巨頭,必將讓重慶會展業發展如虎添翼。
增強軟實力提高競爭力
“除了展覽公司、行業協會、商會等,政府也要積極行動起來。”應麗君提醒說,僅僅有規模宏大的展館還不夠,展會是大型綜合形態的社會活動,對城市的要求很高。“會展更是城市之間的競爭。”如何提高城市本身的吸引力,也是一大考驗。“比如悅來離主城較遠,開展時,是否可以組織出租車到展館接送客人?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是否能跟上?
應麗君舉例說,四川省和成都市都成立了博覽局,專門負責對展覽的管理、協調和服務,博覽局每年有數千萬的會展發展基金,專門用于對會展環境的宣傳,對展會的扶持以及對到成都舉辦展覽會的獎勵和補貼。外地企業需要到成都辦展會,博覽局可提供一站式服務,對手續的辦理、治安的協調、交通的組織等都有人提供服務。而深圳作為目前全國公認的展覽第四大城市,當地政府對到深圳舉辦的各類展會,根據屆數和規模大小,也有一定的財政資金補貼。
市商委會展處副處長余朝洪表示,目前,重慶正在醞釀出臺促進會展業發展的相關措施。這些措施可能包括給會展企業的稅收優惠、專項補貼資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