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網絡技術、硬件終端設備的發展,虛擬會展早已成為會展的一種新形式,網絡也早已成為展會的新平臺,然而,在專家學者口中發展趨勢“不可阻擋”的虛擬會展,目前卻不受會展企業的青睞。
近日有專家表示,虛擬會展(網上辦展)有望成為一種趨勢,在國際上一些會展名城,一些特定行業的網上展覽已經臻于成熟。不過,記者采訪時卻發現,與政府展不同,由于商業模式不明確,商業展在國內很少使用虛擬平臺。
現狀:政府重視 企業觀望
雖然上海世博會的多數場館已經拆除,但在上海網上世博,記者依然可在線登錄世博三維立體展城,在吉祥物“海寶”的帶領下“參觀”各個展區、展館,甚至了解具體到一些單件展品的信息。互動體驗式三維場館效果逼真,讓網上參觀者身臨其境。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多在利用虛擬展會推介旅游等資源。
相較而言,商業虛擬會展則顯得門可羅雀。記者就虛擬會展的應用采訪會展策劃、承辦公司時,得到的回復都是“沒有涉足過”。但是當記者向微軟(微博)的員工詢問“微軟虛擬展會”時,對方也表示并不了解這個項目。業內人士認為,在企業領域,虛擬會展難受重視。其首要原因就是商業模式不明確。
業內人士表示,因為商業會展要突出洽談、交易,而網上辦展很難實現大額交易的簽訂。按照中國人的禮節,洽談交易往往要當面進行,以表誠意,虛擬會展很難滿足。
解讀:適宜技術類產品
眾所周知,信息量大、近于零污染的綠色理念及低成本帶來的展示效果,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是商業展和政府展在線展示平臺推廣的價值所在,也是虛擬會展的重要優勢。
虛擬會展究竟是什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可給了明確答案。以網絡、電視等信息傳播平臺為媒介,以圖片、視頻、聲音、文字為依托進行產品多方位的展覽展示以達成提升品牌形象、促成銷售等目的的活動即為虛擬會展。
哪些行業特別適合做虛擬會展,劉大可告訴記者,由于不能親臨現場接觸實體展品,所以具有標準規格的商品和技術、質量易于測度的商品特別適合做虛擬展覽。例如電子產品、書籍等等,由于電子產品更新換代較快,標準規格便于精確闡述,很適合在線上辦展。
未來:傳統會展的有效補充
虛擬會展也應是其組成部分。北京聯合大學旅游經濟系王春才教授告訴記者,電視電話會議發展成熟、應用廣泛并不能取代傳統的現場會議,傳統會展有其不可替代的因素。虛擬展會和傳統展會的發展并非零和的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線上線下互相促進的關系。即更多的人在更廣泛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通過虛擬展會了解產品,期待現場。
劉大可認為,對參展商而言,參展的花費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虛擬會展提供的另一個平臺,作為傳統商業手段的補充,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從而使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長遠來看,也能吸引更多的展會的策展商和參展商,從而促進城市的會展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