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現在已進入了最后的攻堅階段,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我們要查疏補漏,將各項工作細化再細化,完善再完善。”8月2日,在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倒計時30天之際,新疆國際博覽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靜援說。
隨著倒計時的來臨,忙碌了近一年的李靜援和其團隊,也迎來了大戰前的最后沖刺。
從烏洽會到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再到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時光的指針已經走過了整整20年。“相比首屆亞博會,第二屆亞博會的規模、規格、內容、形式、組織服務等各方面都有變化、有創新。尤其是在全面提升其世界影響力和品牌效應方面,第二屆亞博會做得更多,走得也更遠。”李靜援說。
新的定位
首屆亞博會的成功舉辦在積累經驗的同時,也為第二屆亞博會的成功舉辦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首屆亞博會閉幕的那一天,我們就開始謀劃、籌備第二屆亞博會,在國家、各部委以及19個援疆省市的支持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有信心將第二屆亞博會辦得更精彩。”李靜援說。
有信心不難,但要付諸實踐就需要智慧與耐力。
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在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上,對成功舉辦第二屆亞博會寄予厚望:不斷提升亞歐博覽會的辦會水平,擴大其在亞歐國家的影響力,打造新疆對外開放的新形象,發揮窗口作用……這些話是鞭策也是動力。
“我們要把這屆盛會辦成一屆向全球對外開放的窗口,服務全國兄弟省市的開放平臺,提振新疆經濟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體現真正國家意義上的對外開放全面合作的新模式。”思索之后,李靜援有了新的定位。
一通則百通,站在世界放眼全球的高度,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的視域更深遠了。
——自己組團到11個國家宣傳推介;
——借助高層力量,進行推進。
一系列舉措,夯實了亞博會的形象基石,奠定了其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如今,42個國家和地區以及4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展參會,這是了不起的成績。
亮點凸顯
如果說,一年前李靜援還感受著巨大的壓力,那么現在,他臉上更多的是從容與自信。
“相比第一屆,我的信心更足了。”李靜援說。他的信心來自于第二屆亞博會上凸顯的亮點。
論壇和展會就是亮點之一。李靜援說,如上合組織商務日安排的推介活動、亞歐國家投資促進機構圓桌會議、中外文化展示周、中亞音樂節以及“開放兵團、合作共贏”專題活動等,可以說每一個活動都指向明確,意義深遠。
其次,境內外參與者熱情更高。李靜援說,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及工商業協會、國際知名企業都踴躍報名參會,申報展位數量遠遠超過了計劃數量。國內組展方面,更是悉數到場。
第三,展會面積的拓展、展位數量的激增,承接地烏魯木齊的亮化、美化及氛圍營造等,都是本屆亞博會的重頭戲。在軟環境方面,尤其是一些餐飲等服務建設方面,更加人性化和周到。
為了舉辦一屆安全、成功、盛大的盛會,新疆國際博覽事務局全體人員已進入一級備戰狀態,在確保各項工作完成的同時,還要梳理各環節,以確保萬無一失。
“相信通過我們全員的共同努力,借由這屆盛會,達成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雙贏、三贏……”李靜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