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有關杭州靈隱寺靈隱銅殿內的4尊佛像在日本展覽期間被盜的新聞遍布網絡。據日本媒體報道,在展后撤離時,工作人員發現靈隱銅殿4尊佛像竟不翼而飛。為了進一步確認是否丟失,中方還特意在上海海關對所有返回的集裝箱進行了掃描,仍沒有發現疑似佛像的物體。
8月1日,中方正式向日本靜岡縣警察署報案,日前,日本警方成立了專案小組,正在全力調查此事。
近年來,珠寶展、奢侈品展、藝術品展、禮品展等被盜事件頻繁發生。事實上,展品被盜與參展展品大多不參保有關。討論展品參展還要從展品運輸說起,由于不同的展品在運輸過程中有著不同的規范和要求,也就是說,展品運輸比較復雜。
對于參加境外國際性展會的參展商來說,展品的海運周期較長,因運輸環節繁縟,一些展品極易損壞,進而影響展品的展示及其使用價值,同時也給參展商造成經濟損失。這類事件在參展中屢見不鮮,那么,為什么還是有參展商寧愿冒風險,也不愿參加保險呢?
其原因在于,展品運輸參保險別復雜,不同展品按照不同的險別需另外加投保,一些參展企業擔心加保費用大,增加參展成本。另外,一些企業也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將展品提前出運,不影響參展就沒有問題。但在參加境外展時,常常發生展會已經開幕,有的參展企業的展品還沒有運到展會舉辦城市,從而影響了參展,一定程度上也給參展企業的聲譽造成不良的影響。
筆者了解到,目前,企業如赴境外參展,展品海運保險有多家保險公司可選擇,其中,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并參照國際保險業慣例,制訂了海運方式的貨物(含展品)的運輸保險條款及附加險條款,將海運保險分為基本險、附加險和專門險。其中,附加險包括一般附加險和特殊附加險(特殊外來風險),這里面提到的特殊附加險,承保由于特殊外來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如戰爭險、罷工險、拒收險和進口關稅險及展品到香港和澳門存倉火險等。此外,還有專門保險。因太過復雜,一些企業寧愿造成部分損失,也不愿為展品參保。近年來,多數境外組展商曾反復提醒并組織培訓,到境外參展需提升展品保險的意識,這不僅為企業規避風險,也將提升企業的聲譽。
2011年1月,保監會網站發布了《關于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包括藝術品綜合保險、演藝活動財產保險、文化企業信用保證保險等在內的11個試點險種,并確定由人保財險、太平洋產險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作為試點保險公司。但時隔一年多,投保企業寥寥。
由于缺少針對展品運輸的險別,是否為展品參保,一直為參展企業所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