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出臺的“三高一特”產業體系規劃,除了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特色海洋工業和農業外,還有一“高”就是高端服務業。根據珠海市政府人士的分析,本地高端服務業發展以金融業和國際會展業兩大領域為發力點。珠海會展業的發展與整個第三產業的狀況類似,多年來占G D P比重小和增速低,產業總量小則無法形成產業鏈,無法深化產業分工協作。第三產業占G D P比重為41.3%,明顯低于廣州(61.5%)、深圳(53 .5%)、東莞(49 .7%)等周邊地區。
會展業似乎是珠海的一道傷疤。珠海是國內會展業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曾經擁有國內三大知名品牌——F 1賽車、電影節和航展。十多年后,F 1賽車和電影節先后棄珠海遠去,只有航展在獨撐門面,珠海會展業停滯不前。在“三高一特”產業體系規劃中,珠海要結合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和橫琴新區的開發建設,做大做強會展經濟綜合體,7年內目標產值是36億元。但如今,珠海民營會展企業營生困難,或出逃或準備出逃,行業總產值還不到1億元。
在今年初召開的民營企業代表座談會上,有會展企業提交關于支持這一行業發展的相關建議。而珠海市領導也表示,籌備成立珠海市會展局(航展局),以支持這一產業發展。
現狀 “沒有一個場地拿得出手”
在珠海兩會上,有不少代表炮轟過珠海的會展功能設施不完善,市區內無一家能夠滿足召開2000人以上大型會議的酒店,導致許多國內外大型會議無法在珠海舉行。
珠海會展業的發展歷史不短,但成績單并不好看。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會展企業不到百家,按業內人士說法,“除了‘國’字頭會展企業不愁吃以外,‘民’字頭發展非常困難。”
首先是沒有一個像樣的場地,制約了會展的規模。目前珠海展館設施主要是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中心,雖然號稱占地面積有130萬平方米大,但對于其他普通展覽來講只有5萬平方米的展館可以利用。加之該展館離市區偏遠,交通亦不便利。除此之外,珠海沒有其他專業展館。市區較大的場所就是體育中心,但對需要發展高端的會展業而言,這個場地顯然太“寒磣”。“體育中心除了能辦演唱會,承辦人才招聘會以外,幾乎沒有舉辦過大型會展。”吉大一會展企業坦言,而這一說法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就這樣一個本身份額不大的蛋糕,還要面臨廣深、上海等外地會展上來“搶食”。珠海去年舉行了諸多的論證會,而本土小型會展企業都沒份,頂多承辦其中的一個環節,例如搭站臺、禮儀、租賃設備或者橫幅等。這樣利潤都被大型會展企業分走,本地企業分得的羹少。
珠海奇異果會展有限公司表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衍生的問題,由于本土會展企業規模小,本地政府或者企業要開會、辦展銷會等,都不會考慮規模小的本地民企;越賺得少就越沒有經濟實力去購買或租賃高端設備,投入的成本相對低,也導致經常只能小打小鬧,“去承接奠基儀式,商鋪開業,再或者小型的活動,能接到十幾萬元大單的機會非常少。”
在珠海兩會上,有不少代表炮轟過珠海的會展功能設施不完善,市區內無一家能夠滿足召開2000人以上大型會議的酒店,導致許多國內外大型會議無法在珠海舉行。
配套 跨境接業務還得求水客幫忙
珠海一會展公司人士表示,為了舉辦一次會展,光蓋章都要跑十幾個部門。從活動策劃到組織籌備,到場地落實、音響、燈光、水電配套等,街道辦、文體、城管、公安等部門要挨個蓋章,這中間的繁瑣程序讓會展企業耗盡了大半精力。
珠海去年曾經舉辦過“兩岸四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由于在市區找不到場地,只能到鄰近橫琴新區的某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辦。由于場館距離市區遠,公共交通不方便,會展公司要專門租用大巴接參展商過來。但相比上海、北京等地,參展商可以憑借入場券免費乘坐地鐵或者公交來參展,相形見絀之下,珠海的公共配套服務差距甚遠。
珠海一會展公司人士表示,為了舉辦一次會展,光蓋章都要跑十幾個部門。從活動策劃到組織籌備,到場地落實、音響、燈光、水電配套等,街道辦、文體、城管、公安等部門要挨個蓋章,這中間的繁瑣程序讓會展企業耗盡了大半精力,而一個環節出問題將導致白忙一場。
該人士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去年舉辦的“兩岸四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中,澳門參展商要帶傳統的手信來珠海,由于沒有和海關等部門協調好,大批的傳統手信帶不過境,最終只能托水客帶過關。“政府部門能進行統籌協調配套設施,理順部門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民營會展企業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生存 政府不開年會企業就少了生意
這個行業所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則是整個外部環境,例如房地產市場景氣,有新的樓盤落成、寫字樓開業,就有生意做。而外部經濟環境不好,加上政府政策不扶持,會展企業只能“撈過界”到廣告圈里混,或者靠租賃設備賺錢。
吉大一會展企業負責人介紹,一般上半年是會展業的淡季,下半年才是旺季。“下半年的業務量是上半年的幾倍,例如上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的三成,下半年能占到七成。”
但去年冬天本土會展業遇上麻煩了。在中央厲行節儉的大環境下,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年會少了,沒有了橫幅和獻花,也沒有了司儀和禮品。記者致電市內多家會展企業了解到,有幾家到目前僅接到二三個小單,還有的企業一個單也沒有接到。有企業坦言,單純做會展肯定要餓死和累死,只能依靠廣告、策劃其他活動勉強發出工資,再這樣下去就要關門了。
不可否認,會展業也是一個利潤可觀的行業。業內人士稱,如果一個會展企業年收入達到100萬左右,利潤至少有50萬,禮物、鮮花、橫幅這些小項目都能賺錢。但這個行業所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則是整個外部環境,例如房地產市場景氣,有新的樓盤落成、寫字樓開業,就有生意做。而外部經濟環境不好,加上政府政策不扶持,會展企業只能“撈過界”到廣告圈里混,或者靠租賃設備賺錢。
珠海奇異果會展公司去年才成立,負責人坦言當時看好了前山商業的發展,輕軌開通后附近商鋪都開業了,去年收益還不錯,基本上也是小單,但今年接到的單非常少。另一家從事設備租賃的會展公司,業務量比去年同期下滑50%.另一個現象是,到網絡上進行推廣的會展企業一下子多了,“大家都要找飯吃,加上外地公司擠壓利潤,經營舉步維艱。”
天下國際會展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有鄰近珠海的外地城市向其伸出了橄欖枝,愿意提供場地讓其發展,“如果珠海再不重視會展業的發展,可能要出逃了”。
會展業商機
受訪會展企業一致認為,珠海的會展業從最初華麗麗地登場到黯然失色,和政府的扶持政策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在2004年左右,當只有航展獨撐會展局面時,政府對會展業沒有給予重視,無論在政策、資金、人力和公共服務等方面支持和投入力度都很小。國有會展公司有固定的合作業務,而民營會展企業則只能自謀生路,被迫改行。
事實上,會展業也是一個產業鏈條,能帶動廣告、運輸、物流、餐飲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根據專業測算,會展業與其密切相關的產業的帶動率為1:9,即會展產業值增加1個億,相關產業部門一共可以增加產值9個億。
就以相毗鄰的澳門為例,近幾年澳門會展業發展很快,2007年澳門的展覽會共29項,比2006年大幅增加93%。2008年展覽會達40項,比2007年上升了38%。2008年會展業直接收入3.68億澳門元,2009年達到4.78多億澳門元,2010年會議活動1000多次;會展業與傳統博彩業并駕齊驅,成為澳門經濟發展的兩大引擎之一。
會展業目標
1億元-36億元產值7年要跳36級
會展業只是珠海高端服務業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服務業存在的弊端。為了推進服務業鏈條向中高端發展,珠海市在“三高一特”產業體系中,提出要把休閑旅游、金融服務作為參與全球經濟中高端競爭的重點領域,同時要發展會展產業鏈,促成會展上下游產業和相關配套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做大做強集會展、商務、金融等高端業態為一體的會展經濟綜合體。為此,珠海市政府還在“三高一特”規劃之后專門出臺了一個《珠海市會展業發展規劃(2011-2020)》,展望到2020年,實現每年會議萬個以上,會展業產值達36億元、拉動旅游消費93億元等目標。
現實離目標的差距有多遠?珠海多家民營會展企業負責人預估,目前民營會展業的產值在幾百萬至一千萬之間,而有三四家會展國企的產值分別都能過千萬元。推算下來,會展業每年產值不到1億元。產值遠遠低于廣深等地,數據顯示,2007年廣州會展收入有35.27億元,而深圳會展業2009年直接收入超過20億,拉動產值近200億。會展業這一“短腿”也拖慢了現代服務業的增速。
對策:“36跳”該怎么跳?應依托澳門資源
根據世界各國先進地區的發展趨勢而言,現代服務業已成為主導產業,目前發達國家服務業增加值在G D P中的比重為60—75%,發展中國家則為45—55%。就珠海而言,2001-2008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穩定在40%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1/3以上,其中2008年的貢獻率為46.8%。
2011年,全市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03.98億元,占G D P比重為43%;到2012年,隨著旅游、現代商務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6%。廣州在2011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 D P比重已超過60%。
珠海的現代服務業能達標嗎?對此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表示,珠海在發展高端服務業方面,可以集中精力將優勢產業做強,例如珠海的旅游業、游艇業等。但至于諸如會展業和金融業的發展,袁持平認為,會展業不是珠海的強項,珠海多年的發展落后周邊城市,主要是定位不準造成。“如果會展業要發展,一是要依托澳門的資源,其二是往已有的產業優勢靠攏”,其舉例稱,珠海的打印耗材在全球頗有名氣,這個國際耗材展才能吸引海內外人士參加,才能形成集聚效應;再比如,珠海還可以利用游艇業的優勢,吸引商家參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就像東莞的虎門服裝展,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每年帶來的經濟收益非常可觀。不然,沒有依托的產業優勢,會展業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也有業內人士表示,7年后會展也要達到36個億的產值,必須在十字門商務區和橫琴新區開發的基礎上,有會展載體才能有經濟效益;因為會展業是為實體服務,珠海民營小企業活力不足,唯一的發展出路就是依靠澳門。
行業大背景:服務業比重小
就珠海而言,2001-2008年,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穩定在40%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1/3以上,其中2008年的貢獻率為46.8%。2011年,全市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03.98億元,占G D P比重為43%;到2012年,隨著旅游、現代商務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6%。廣州在2011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 D P比重已超過60%。
記者還獲悉,在今年初召開的民營企業代表座談會上,有會展企業提交關于支持這一行業發展的相關建議。而珠海市領導也表示,籌備成立珠海市會展局(航展局),以支持這一產業發展。
會展業是為實體服務,珠海民營會展企業規模小、活力不足,唯一的發展出路就是依靠澳門。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
為舉辦一次會展,光蓋章都要跑十幾個部門。從活動策劃到組織籌備,到場地落實、音響、燈光、水電配套等,街道辦、文體、城管、公安等部門要挨個蓋章,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導致白忙一場。 ——— 一會展企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