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務院關于支持繼續辦好楊凌示范區若干政策的批復中提出,支持把楊凌農高會“辦成國際化展示交易平臺”。2011年,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會展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把楊凌打造成為全國農業會展業之都”。以農高會為龍頭,進一步提升楊凌會展業發展水平,培育壯大會展業市場,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對于培訓楊凌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楊凌跨越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示范區會展業起步于1994年開始舉辦的農博會,歷經二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農高會、農資雙交會兩大品牌展會,建成楊凌國際會展中心A館、 B館、 C館三個室內展館,室內展館面積達到4.7萬平方米,同時建成4萬平方米的農業機械展區和5.5萬平方米的現代農業示范展區,品牌展會數量和展館面積位居全省前列。農業機械館展區和楊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已經率先成為永不落幕的農高會。
如今,示范區將立足新的起點,充分發揮示范區產業優勢、科技優勢和區位優勢,以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為手段,通過大力扶持、整合資源,培育品牌展會,壯大會展企業,優化辦展環境,規劃會展市場,將會展培育成為示范區新的經理增長點和重要的新興產業。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培育5-10個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展會,引進3-5家國內外知名展覽公司舉辦各類專業展,涌現1-3家經濟效益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展覽企業集團,改造現有展館設施功能,新建大型現代化展館。
到2020年,楊凌將年舉辦各類展會活動10個,展位總數達到3000個,會展業收入1億元,帶動相關產業收入6億元,進入全國會展城市100強,初步建成關中-天水經濟區內特色鮮明、影響廣泛、品牌知名、服務專業的會展城市。
示范區成立了會展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示范區會展業的統籌規和宏觀決策,指定會展業相關政策,由示范區展覽局承擔會展業發展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公安、工商、質檢、交通、衛生、旅游、物價、市政、知識產權管理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指定相應的措施,加強工作配合,將切實做好展會活動舉辦期間的社會治安、行業指導、交通疏導、衛生防疫、食品安全、價格監管、氛圍營造等工作,不斷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經貿等有關部門積極協調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民航、鐵路等部門,為參展客商及展品提供“綠色通道”。
不斷發展壯大品牌展會,要牢固樹立品牌意識,集中優勢資源,不斷創新,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農高會的國際化、市場化和專業化水平,持續擴大楊凌農資雙交會的規模和影響力。力爭培育3家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會展企業,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展覽公司和行業協會在示范區設立分支機構、代理機構或合作機構,開展會展活動。逐步形成以配套齊全的展館為載體,以大型會展企業為龍頭、中小型會展企業為骨干、會展服務企業為配套的會展市場體系。
按照示范區城市的總體規劃,加快現代化大型會展場館的規劃建設,為承接全國大型會展創造條件,要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場館建設,進一步加快現有場館的升級改造,盡快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齊全、設施先進的會展場館群。展館管理服務單位要盡可能的減免會展企業的專管租賃費用,降低企業辦展成本。
為此,示范區財政每年安排會展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50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對在示范區舉辦的各類展會按照產業類別、規模、效益、層次和影響等進行獎勵;對將全國性、專業性的大型展會爭取到示范區舉辦有直接貢獻的個人給予獎勵;對會展企業開展的專業認證、人才培養、會展形象宣傳等給予經費支持;對會展企業及重點展會申請UFI等專業認證給予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