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津兩市簽訂“關于加強經濟與社會發展合作協議”,天津市借重用好首都資源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借重首都資源不僅將有力促進本市經濟發展,也有望在文化、旅游等多個方面直接惠及民生。30日天津市公開發布《關于借重首都資源促進天津發展的行動方案》,提出將實施建立京津博物館、美術館展覽交流機制,推進京津旅游一卡通,建設首都人才創業園等舉措。
文化合作——演出:吸引更多首都觀眾 電影:支持院線跨市經營 動漫:吸引京企入駐天津
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根據《方案》本市將在拓展京津文化交流合作方面采取三項舉措。一是開發首都觀眾資源。擴大天津劇院聯盟和天津票務網覆蓋范圍,加強劇目推介,推進購票和結算便利化,吸引更多的首都觀眾來天津觀看文藝演出。二是擴大影視合作。鼓勵京津影視制作機構聯合出品影視節目,支持兩地電影院線跨市域經營,搭建兩地影視作品創作研討及推介平臺。發揮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中國天津3D影視創意園區等國家級文化園區的優勢,吸引首都企業入駐,針對首都動漫及相關文化企業開展服務外包。三是促進文化交流。發揮天津港區位優勢,吸引在北京注冊的文化進出口公司從天津港進出口藝術品,鼓勵其在天津設立分支機構。建立京津博物館、美術館展覽交流機制,組織具有天津特色的展覽項目赴京巡展,引進具有北京特色和時代特色的展覽項目。四是引進高層次文化人才。從首都引進本市急需的文藝創作、表演等高層次專業人才以及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營銷等人員。
旅游業對接——構建“京津旅游聯合體”地區旅游新形象
兩地統一票務系統,共聯共享信息資源
在推動京津旅游業對接方面,一是與北京旅游產業對接。充分利用京津交通便捷的條件,發揮本市濱海休閑游、海河風光游、“近代中國看天津”文化游等旅游資源優勢,與北京市互補發展,增強京津大旅游圈整體吸引力,共同構建“京津旅游聯合體”地區旅游新形象。推進京津旅游一卡通,聯合開發客源市場。策劃不同主題的京津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五日游等系列產品,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場互動,共同打造國際國內市場旅游品牌。構筑北部休閑觀光農業功能區,形成京津生態藝術走廊創意農業產業帶。二是建立京津旅游集散中心聯盟、旅游咨詢服務中心聯盟。兩地統一票務系統,共聯共享信息資源。建設區域級智慧旅游平臺,實現智慧旅游網站、智能終端、信息查詢系統和電子商務平臺的數據對接,構建暢通的信息交互和運行協同機制。三是放寬旅游市場準入。加強京津旅游合作,支持旅游企業跨市域聯營、兼并或重組,培育和壯大旅游企業。為跨市域的旅游車輛運營、旅行社設立分社,提供靈活便利的服務管理。建立市域旅游質監協作體,完善游客投訴的聯合處置制度。
人才引進交流——為高端人才和項目提供個性化“保姆式”服務 探索“星期日工程師”、假日工作室工作模式
在首都人才引進交流方面,《方案》提出,對引進的高端人才和項目提供個性化“保姆式”服務,完善和優化項目扶持、資金配套、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建設高級人才公寓,免除引進人才的后顧之憂。鼓勵科研院所、企業采取靈活方式招聘、使用人才,探索“星期日工程師”、假日工作室等新型工作模式。本市還將設立天津市駐京招聘人才工作站,建設首都人才創業園,每年重點邀請100名首都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外國專家來津開展實地考察、講學指導、戰略咨詢和人才培訓。
會展交通物流醫衛——打造京津中間地帶物流基地 吸引規模大質量高展會落戶天津
此外,本市還將主動加強與首都會展業的交流合作,整合、提升全市會展資源,重點吸引規模與影響力大、質量效益高的專業性或綜合性展會落戶天津。在發展京津交通物流方面,將實施京津城際延伸線、京津城際引入機場線等項目建設。發展在京“無水港”。打造京津中間地帶物流基地,做強貫穿京津經濟走廊的商品流通集散帶。加強醫療衛生、醫藥機構合作。通過投融資、合資合作、委托管理、聯合共建等多種形式,與首都醫療衛生、醫藥機構開展衛生管理、衛生監督、疾病防控、醫療服務、醫學科研等全方位合作。開展與國內外駐京醫療衛生、醫藥機構的醫學技術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