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一年一度的渝洽會5月16日—19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是黨的十八大開局年我市舉辦的首次國際投資貿易盛會。
渝洽會對重慶開放型經濟做出了怎樣的貢獻?怎樣使渝洽會取得更大實效?如何借助這一平臺把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推向新階段?下一步如何上檔升格?記者就此采訪了第十六屆渝洽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市外經貿委主任王毅。
記者:重慶正在全力打造三中心兩集群一高地。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會展對于重慶經濟發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
王毅:會展經濟是拉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現代會展業被譽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是第三產業中重要的朝陽產業。我國會展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助推器和新亮點,東部在展覽數量和面積上均領先。重慶會展業已連續4年保持25%的增速,展館面積躍居中西部首位。去年全市辦展500多個,其中經貿類展會45 個,列全國第14位,標志著重慶會展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潛力巨大。
記者:渝洽會已成功舉辦十五屆,去年被評為2012中國十大影響力展會稱號,對于重慶而言,渝洽會除了項目簽約、產品展示等我們能看到的成果以外,是否還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王毅:渝洽會對重慶有五個層次的意義:一是引資引技引智,助推開放高地建設。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以來渝洽會簽約項目共2117個,金額18596.5億元,其中外資項目446個,金額419.13億美元。
二是會展促進民生,長江上游會展之都初具雛形。重慶近年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居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憑借筆電、汽摩生產基地擴大,渝新歐等國際大通道建設加速,離會展之都的目標越來越近。
三是聚集生產要素,優化產業結構。歷屆渝洽會集聚全球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帶動了重慶建筑、商貿、旅游等10余個產業發展。
四是打造城市品牌,投資中國、首選重慶成共識。渝洽會已榮獲中國十大品牌展會金鼎獎,大大提升了重慶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今年經精心篩選的重慶造直升機和汽車等將集中亮相,納入跨國公司全球采購體系。通過主旨論壇和專題活動,以及國內外媒體大篇幅、多容量、高頻次的宣傳報道,使投資中國、首選重慶理念深入人心。
五是增強城市輻射功能,提升對外服務水平。借助渝洽會橋梁作用,重慶城市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對外輻射服務功能不斷增強。
記者:我們采取了哪些舉措來提升渝洽會成效,把渝洽會做大做強呢?
王毅:本屆渝洽會力爭辦出新特色,樹立新形象,展示新成就,取得新成效,打造西部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投資貿易盛會。
一是借助國家資源,大力招商招展。二是積極收集信息,強化項目預約。三是精心布展施工,擴大洽談成果。四是廣泛建立聯系,加深合作友誼。五是集中宣傳推介,展示城市形象。六是完善接待服務,狠抓簽約落實。
記者:渝洽會今后的上檔升格有什么思路和打算?
王毅:渝洽會為地處內陸的重慶對接世界、實現開放夢搭建了重要舞臺,讓所有心懷創新創業創富夢想的朋友會聚山城,共贏未來。重慶作為我國中西部唯一國家中心城市,渝洽會面向全球化戰略,正朝向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一是宗旨是重點宣傳重慶美麗山水城市新形象,推介招商環境及區位新優勢,展示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新成就,促進國內外區域經貿新合作。二是加快借鑒德國、新加坡的先進會展經營理念,引進國際知名會展品牌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來渝合作辦展,打造成一個以擴進口促消費為特色的龍頭展會。三是建立會展行業標準和統計制度,發展策劃、廣告、翻譯等配套產業集群,構建聯動、高效的會展業服務體系。四是加快升級為我國西部地區雙向投資、進出口并重的國家級、國際性交易平臺,與京滬廣三大展會實現錯位發展,形成東西南北均衡布局;與成都西博會錯時舉辦,雙核驅動,共促西部大開發大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