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會是否應去行政化
政府官員與企業家、政協委員各方觀點不一
高交會已然成為深圳的名片,自1999年舉辦第一屆至今,已歷14年。高交會有無遇到問題?深圳市政協副主席、第十五屆高交會組委會副主任王學為在日前的高交會工作會議上指出,高交會要去行政化,走專業化路子,要研究去行政化后內地展團會否減少的問題。
這是否就是高交會的瓶頸?各方如何看待高交會的得失?羊城晚報記者日前走訪了部分政府官員及企業領導、政協委員。
去行政化言之過早
記者日前采訪了深圳市一位曾參與十幾屆高交會組織宣傳工作的政府官員,該官員對高交會有著很高的評價,對推動深圳市產業轉型升級功不可沒,否則,深圳不可能淘汰那么多落后的高能耗低附加值小企業,深圳四大支柱產業崛起很多也得益于高交會。十幾年來,華強北從電子產業到元器件集散再到發布中國電子指數,也跟高交會息息相關。
對于高交會的不足,該官員坦承,高交會行政化色彩較為濃厚,死死拖住了市場化的腳步。但現在提“去行政化”言之過早。一是因為中國頂層制度未變,二是中國只有一只腳踏入了市場經濟,所以政府的主導作用必須要有,否則肯定會偏離方向。民營經濟和個體經濟過于薄弱,逐利意識也太強,沒有義務也沒有責任去主動參加高交會。高交會是引領生活引領產業戰略發展的一次盛會,小企業是不會到這么高的平臺上來的。
必須保護知識產權
記者日前采訪了深圳市政協委員許偉明,他同時是新力達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為高交會多年的參與者,許偉明指出,美國國際電子消費展(每年1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簡稱CES)個性鮮明,每年有大量訂單,各種3C整合產品均以CES為試金石,但高交會不同,個性不太鮮明,沒有多少企業愿意把自己最新的東西展示出來,拿出來都是已經上市的二三流東西。
原因是什么?就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許偉明說:“我們三年前還參加高交會,后來就不參加了,主要就是這個原因。”他強調,以后的高交會,希望能夠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讓企業能夠拿出一流的、概念性的東西。
許偉明的另一個建議是,高交會要走專業化,要清理掉與高交會無關的內容,辦成類似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的專業展,不一定要貪大求全,求熱鬧。許偉明認為,高交會全稱是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主要是做知識產權交易的,近年來漸漸變味成商品交易會或博覽會,甚至牛雜面、珠寶玉器商都進來了。高交會必須先定位產品、消費群體及行為形象,如追求大而全,大量招徠小而雜的企業,科技含量不高,對于參展商意義不大。
應該設立準入機制
深圳市政協委員、亞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翔指出,高交會呈現高開低走的局面,原因有二:一是現在的促銷方式有很大變化,網絡時代花同樣的錢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二是高交會存在非專業化問題,大量非專業展商與客戶進場。
鄭翔建議,高交會組委會應在報名企業中篩選,設立準入機制,不能是任何一個公司都能參加。
鄭翔覺得,高交會的行政化色彩并不濃厚,政府并沒有強迫企業參與,只要交錢即可參加,但這就恰恰影響了高交會的質量。短期內,完全去行政化是做不到的,同時也可能會帶來內地展團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