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辦展會,門票、證件、志愿者服裝等廣告位冠名權,不再由行政指定,而是由企業參加拍賣,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全國率先嘗試這種做法。6月8日,新疆高新技術開發區以304萬元,拍下了證件的廣告位冠名權。整個拍賣過程如何保障公平公正?這種做法對中國會展經濟的發展有何借鑒意義?
現場音響:304萬元,有人應價嗎?304萬元,第一次,第二次,最后一次,成交!恭喜你,28號這位先生。
落錘的那一刻,新疆高新技術開發區區委常委舒樸誠長舒一口氣,往年他們都是由主辦方指定獲得廣告位冠名權,今年改成拍賣,他們要面臨現場和網上全國各地的競爭對手,壓力不小。不過,他認為這種嘗試很有意義,在全國首次引入會展廣告位冠名權拍賣,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關注度。
宣傳效應比指定更能達到效果,以往沒有拍賣時候,亞歐博覽會宣傳氛圍到八月下旬才能達到高潮,有了拍賣,六月份開始宣傳氛圍就達到了高度。
變行政指令為市場拍賣,人們關心的是,拍賣過程如何保障公平公正?新疆信成拍賣公司監事會主席趙清慧說,他們通過政府招標成為受托拍賣企業后,按照主辦方要求,嚴格遵循拍賣的市場規律和程序,比如,所有競拍企業都是在拍賣會現場、開拍前一分鐘才得知起拍價,玩不了小動作。
有意愿的、只要是對廣告位感興趣的(企業)都可以進到這個門里來,現場拆封,就非常公平,大家在同一時間獲悉每個標的的起拍價,在同一個平臺上可以根據心理價位應價。
中國亞歐博覽會是一個國際化的會展平臺,拍賣廣告位冠名權,其中有一定的風險:中標的企業是否有能力承擔重任?企業品牌美譽度能否跟亞歐博覽會吻合?這都需要權衡。中國亞歐博覽會秘書處副秘書長遲文杰說,政府只是在拍賣行競標時慎重選擇,而整個拍賣環節,全部交給市場。
進入的企業資質、素質和展覽會品牌要匹配,但我們不做硬性規定,不做過多行政干預,交給信成公司,按照拍賣行業市場化規律辦事,我覺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