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國會獎行業鳳凰涅槃的一年。經過2013中國會獎市場既形勢嚴峻又充滿挑戰的一年,會獎從業者在2014年收官之際有了新的啟示和思考:未來可期但現狀一般,內容建設應該納入會獎行業核心能力的建設范疇;移動互聯時代已來臨,只有顛覆思維,會獎行業才能更好地迎來拼實力的階段。
會獎行業做得并不值錢
“中國會獎市場今年整體情況一般,明年應該不錯。”北京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京魁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
“盡管中國會獎旅游市場成為各界關注的重點,但是中國會獎行業正處在‘中國式會獎’階段,現狀并不樂觀。”在近期召開的2014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上,中旅途易旅游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趙紅宇指出,現階段,中國的會獎公司是執行公司而不是主創公司,人工成本低廉,公司之間存在不良競爭,使得整個行業盈利率偏低。簡而言之,行業做得并不值錢,也不高端。
近些年來,中國會獎公司屢獲跨國客戶的認可與國際同行的肯定,甚至還斬獲全球會獎旅游最高獎,但不得不承認,與國際同行相比尚存一定差距。趙紅宇特別指出,差距主要體現在技術手段、表現方式、號召能力等方面。
博悅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紅也指出,沒有國家級的會議促進局(CVB)、對入境會獎沒有退稅政策、大型國際會獎活動審批時間過長、普遍存在嚴重的欠款現象、會獎旅游產品缺乏創新、具有豐富經驗的會獎管理人才不足、旅游基礎設計不配套、入境會獎團競標激烈等諸多問題,是中國會獎公司無法避開的痛點,也是中國會獎市場必須面對的挑戰,更是制約中國會獎行業發展的絆腳石。
趙紅宇分析指出,2014年是中國會獎行業的分水嶺,行業呼喚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迎接拼策劃、拼產品、拼思想的拼實力階段。
劉京魁看好2015年會獎市場。他認為,2015年,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復蘇態勢,大經濟環境逐漸向好,會帶旺會獎市場,會獎行業也會越來越好。
移動互聯時代 服務依然是根本
無論現狀如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使會獎行業發生了變化。互聯網思維改變了諸多行業,O2O仿佛成為各行各業必不可少的營銷模式。那么,會獎行業應該如何面對這種不同于傳統的新營銷方式?
“過去是不進則退,而現在是不進則死。”信諾傳播副總裁曹祖峰已經深刻意識到新風潮來勢洶洶。
用上海大新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旭川的話說:“不擁抱互聯網會死,不擁抱移動互聯網會死得很快,不習慣、不擁抱大數據會死得很慘。”
侯旭川認為,互聯網大平臺不僅是平臺的載體,更是多個平臺的復合體。在互聯網時代,MICE從業者應該顛覆自己的思維?,F在,傳統MICE的結構已被顛覆。如果哪天行業被顛覆了,始作俑者應該是大平臺下的大數據。
趙紅宇則認為,線上營銷只是會獎行業實操過程中的一種技術手段。會獎公司賣的是“一對一”的服務、解決方案,過往人性化的營銷、服務改成線上的話,缺少溫暖,也不會長久。
北京欣欣翼翔國際會議獎勵旅游公司CEO劉平也認為,會獎是人與人的合作,即便是在大數據時代,人對人的服務是互聯網無法做到的。
攜程旅游網商務會展及獎勵旅游部全國總經理楊東對此持不同看法。在他看來,運用各種無線網絡新技術也是服務,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服務。據其介紹,攜程移動客戶端完成的業務量占總量的50%,足見新技術是可以減少售前服務工作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業務轉化率的。同時,楊東還指出,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向客戶學習,新技術不管多好,如果客戶不滿意也是不行的。
趙紅宇承認新技術利用恰當的話,將極大提升會獎公司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能量。但她同時指出,不管技術多好,會獎公司提供的是“人對人”的服務,服務質量是根本。
專家們提醒說,隨著中國會獎產業的快速發展,會獎企業急需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服務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會獎公司的目的在于解決客戶需求,而線上發展只是手段,不是服務方式。”趙紅宇再次強調,且走且珍惜,讓行業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