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展會場館,重慶內陸開放進一步提升了重慶國博中心在境內外會展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依托兩江新區開放平臺會展平臺這一優勢,重慶國博中心去年承攬展會146個,展覽面積較去年增長近50%,今年,重慶國博中心將一手抓展會,一手抓文化、演藝、時尚等新興業務,為重慶作為中國新興會展之都做出更大貢獻。
國際展巡回展演藝展 國博中心展會頻率2天半一個
據重慶國博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國博中心各類國際展、巡回展、演藝展絡繹不絕,展會面積、展會類型等實現多方面突破。
“平均兩天半開一個展會,展會數量和面積取得新突破。”該負責人介紹道。據悉,2014年國博中心舉辦展會146個,是2013年的1.7倍,相當于平均兩天半舉行一個展會。其中,舉辦中國金屬冶金展、渝洽會、糖酒會、醫療器械博覽會、樂堡音樂節等展會活動共57個,較去年增加147.8%,展覽面積118萬平米,展覽面積較去年增長47.5%,占重慶全年會展總面積近兩成,參展商和觀眾達到170萬人次。舉辦新材料大會、中華醫學會重癥學分會、國際金屬萃取大會等會議活動93場,接待賓客12萬人次。舉辦演出3場,演出業務取得零突破,國博中心中央大廳于11月8日首次舉辦了演唱會。
另外,國博中心引進國際國內展會取得新突破。2014年國博中心舉辦了第72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秋季)博覽會、糖酒會、新材料大會等國際性展覽和會議6個,實現了每年舉辦3-5次國際性展會的目標。2014年,國博中心引進全國性巡回展5個,占全國巡回展市場的10%,全國秋季糖酒會、中國500強企業發布會再次到重慶舉辦,展現了國博中心對大型展會的吸引力。特別是2014年6月,申辦2018年第25屆國際豬病大會成功,實現了重慶引進國際主辦商舉辦國際性會議的“零突破”。
2015抓文化演藝時尚 拓展會展新增長點
2015年,諸多行業都在積極調整,主動適應新常態,轉換發展動力,“新常態”也成為了會展業的重要議題。1月15日,中國貿促會在昆明發布2014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展覽市場總量相比前幾年增速有所放緩。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表示,我國會展業進入了高位、平穩發展的階段。這意味著與中國經濟“新常態”一樣,中國會展業也邁入了“新常態”。
面對新常態,尋找新動力成為國博中心的戰略選擇。
2015年,重慶國博中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幾個維度上加大會展業的市場拓展力度。在展會領域,繼續深耕,將繼續積極承接更多的國際國內大型會展活動,搶抓重慶內陸開放、東西雙向的新機遇;在文化時尚領域,將充分利用兩江新區的政策優勢,加強與演出經紀公司的合作,深入拓展演出市場,爭取在2015年做到“月月有演出”;在市民消費領域,將更接“接地氣”,在婚(喜)宴、時尚、文化、本地會議等市場進行深耕和挖掘,逐步把國博國際會議中心打造成為引領重慶市民時尚消費文化的目的地和新地標。
每年“1:10”帶動相關行業收入超過200億元
“會展業的產業聯動效益十分驚人。”重慶悅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寄然指出,在會展業中,經過專家多次論證,認為會展經濟對相關產業的聯動系數約為1∶10。會展經濟能夠拉動城市交通、通訊、住宿、餐飲、旅游、購物、貿易、廣告、印刷、物流、創意等行業。也就是說,舉辦一場大型展會,如果直接收入為上千萬元,可以為其他產業帶來過億元的收入。悅來會展效應不僅帶動了兩江新區經濟突飛猛進的增長,同時也催動了山城開發建設的進度。
數據顯示,2014年重慶舉辦展會630個以上,展出面積約56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規模以上會展75%在國博中心舉辦。國博中心全年承接了全國汽配展、全國糖酒會、國際醫博會、全國藥機展四大全國巡展。尤其是糖酒會、醫博會、藥機展三大10萬平米以上大展,累計吸引參展企業6800家,入場觀眾67萬人次。從2013年開始,國博中心每年都將承辦12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預計2015年展會面積將超過200萬平方米。預計悅來會展城每年會展業直接收入將達25億元,帶動相關行業收入超過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