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期間南京市發展展覽業的社會環境
(一)南京市發展展覽業的歷史地理環境
南京,簡稱寧,別稱金陵,江蘇省省會。是中國著名古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史稱“十代故都”。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長而春秋短。雨水充沛,光能資源充足,年平均溫度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十代故都風尚的浸潤,使得文質并茂的人文傳統與淳樸包容的民風習俗融匯和諧,形成了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蘊。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和革命文化,以及體現優良生態的綠色文化,都構成了南京特色的核心競爭力。2003年在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序中南京名列第六。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科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城市第三位。
在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南京是六大城市之一,在中國最發達的長江經濟帶,南京又是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在此優越的經濟區位中,舉辦展覽與會議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二)南京市發展展覽業的經濟環境
1.全市國民經濟快速發展
“十五”期間,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了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圓滿完成了"十五"期間的各項任務。2005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4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2%。人均生產總值40919元(按戶籍人口計算),比上年增長12.9%。2005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全市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分別為3.3%、50.4%、46.3%。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510.17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19.5%。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市經濟的比重為37%。
表1 :“十五”期間南京市國民經濟主要指標
項目 |
計量單位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年末總人口 |
萬人 |
553.04 |
563.28 |
572.23 |
583.61 |
595.8 |
非農業人口 |
萬人 |
|
339.35 |
391.67 |
418.39 |
435.3 |
年末從業人員數 |
萬人 |
|
|
280.68 |
|
|
全市生產總值(當年價格) |
億元 |
1154.44 |
1295 |
1576.33 |
2067.18 |
2411.11 |
第一產業 |
億元 |
58.75 |
62.40 |
65.12 |
70 |
80 |
第二產業 |
億元 |
557.61 |
613.90 |
804.49 |
1003.99 |
1215 |
第三產業 |
億元 |
538.08 |
613.90 |
706.72 |
993.19 |
1118 |
人均年生產總值(當年價格) |
元 |
20671 |
22858 |
27307 |
35769 |
40919 |
規模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利息稅總額 |
億元 |
156.5 |
183.4 |
242.29 |
341.6 |
365.93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
億元 |
464.91 |
602.95 |
954.05 |
1201.88 |
1402.72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億元 |
465.83 |
525.17 |
600.24 |
863.85 |
1005 |
實際利用外資(外商直接投資) |
萬美元 |
90200 |
155398 |
236923 |
256636 |
141778 |
2.南京展覽業發展的產業條件
南京的經濟優勢以工業為主,已經建成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制造、鋼鐵等4大支柱產業,構成南京展覽業的產業支撐。
(1)電子信息業
電子信息業“領跑”南京四大產業。南京是中國重要的電子工業基地,全市共有各類電子企業近400家(其中4家企業入圍全國電子信息產業百強),電子類科研院所29家,在25所高等院校中設有101個電子專業(系、所、研究中心);從業人員12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超過2萬人。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荷蘭飛利浦、美國摩托羅拉、等大批國際著名的電子公司陸續投資南京的電子行業。2005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42億元,同比增長64.7%,這一增速位居全市工業四大產業之首;全市軟件業銷售收入達71億元,同比增長69%。全市軟件產業已形成了從研發、應用到產業化的格局。
(2)石油化工業
南京的化學工業有七十多年發展史。2005年全市化工生產企業400多個,行業小類68個,化工產品超過600個,石油化工、基本有機化工、無機化工、合成材料、催化劑、農藥、醫藥、生物化工是其強項。主要的化工企業有揚子石化公司(YPC)、金陵石化公司(JPC)等,另有幾十所從事化工研究的科研設計院所、十多所從事化工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
(3)汽車制造業
汽車工業是南京市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四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能夠生產中、輕、微三種類型近百個品種載貨車、專用車、客車、摩托車和農用車。躍進汽車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輕型車生產企業,擁有5個科研、設計院所和二十三家專業工廠,具有完整的生產科研和經營銷售體系。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具有年產15萬輛小型汽車的能力。近十年來,南京市新建和擴建了一批高起點、大批量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已形成規模生產能力。
(4)鋼鐵產業
南京冶金工業包括礦山、冶煉、加工及冶金機械制造等門類。南京地區有鐵、銅、鉛、鋅、金、銀、鎂等金屬資源,擁有采礦、選礦、冶煉、合金、加工及制成品等綜合生產能力。分為黑色與有色兩大系列。自八十年代開始,從美日等國引進了軋制、擠壓、焊接、鍍鋅等方面具有世界九十年代一流水平的成套生產線。
3. 交通基礎設施
南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迅猛,已形成了水、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和樞紐型綜合運輸體系,有配套完善的現代化遠東第一大內河港口群、南京火車新客站、滬寧高速公路,祿口機場是中國重要的航空港之一,開通了國內、外(地區)54個城市的85條航線。全市公共交通運營線路網長達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