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力的“較大的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44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5%。人均生產總值達38733元(按現價匯率折算超過4700美元)。2005年寧波綜合競爭力名列我國200個大中城市第十二位,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六。
寧波市也是我國著名的展覽城市。1997年10月,寧波市舉辦首屆國際服裝節,拉開了寧波市會展業發展的序幕。1999年,又舉辦了首屆浙江省投資貿易洽談會,進一步擴大了會展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十年來,寧波市展覽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尤其是“十五”期間,寧波市展覽業堅持“立足產業、服務產業、提升產業”的指導思想,實現了突破性發展,展覽業已經成為寧波經濟新的增長點和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寧波市被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會展城市;2005年,寧波市被評為中國會展場館管理最佳城市。“十五”期間,先后有德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會展管理部門和國內10余個城市的會展管理人員來寧波市調研、參觀、學習、交流,并對寧波會展產業的發展給予高度的評價。
一、“十五”期間寧波市展覽業取得的成就
據統計,“十五”期間寧波市共舉辦展覽活動 100余個,展位個數超過60000個,展覽面積達到1200000余平方米。參展客商和觀眾數量接近500萬人。2005年是寧波市“十五”期間展覽業發展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一年:舉辦各類展覽活動47個,同比增長58%;展覽總面積達60余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
表1:“十五”期間寧波市展覽活動情況
年份 |
展覽數量 |
展位個數 |
展位面積 |
展商及觀眾人數 |
2001 |
5 |
2800 |
56000 |
200000 |
2002 |
8 |
3500 |
70000 |
350000 |
2003 |
19 |
7258 |
166830 |
750000 |
2004 |
27 |
18100 |
370990 |
1200000 |
2005 |
47 |
28860 |
609496 |
1900000 |
“十五”期間,寧波市展覽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管理體系不斷健全
在發展展覽業的過程中,寧波市始終堅持規范管理、不斷創新的思想,逐步完善展覽業的管理體系。
1、強化了政府對展覽業的監管力度
2002年11月,寧波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市會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市政府會展工作辦公室。同時,各縣(市)、區和市級有關部門都明確了會展工作分管領導,建立起相應的工作機制,從而形成了全市會展工作的組織體系。會展組織機構的健全,加強了對全市會展工作的領導和行政服務工作,也為進一步強化會展產業的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加大了展覽政策法規工作的力度
會展產業發展初期,不僅需要政府的監管和服務,還需要良好的政策環境來支持產業的發展。“十五”期間,寧波市會展產業按照“政府強力推動、市場靈活運作”的發展思路,從單一到多元,從不規范到相對規范,逐步演進,形成了發展快、輻射廣、帶動力強的新興產業,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1)明確會展產業發展定位
2004年,寧波市長提出了會展產業發展“規范化、制度化、集約化”的要求;分管副市長提出了重視發展“大展、好展、有影響力展”的要求。市領導對會展產業的關懷和指導,不僅極大地激發了會展產業工作人員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也為寧波市會展產業的發展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在2005年3月浙江義烏市中國第二屆會展產業年度會議上,寧波市政府代表提出了將寧波建設成會展名城第二梯隊前列城市的目標。分別從區域布局和城市比較角度提出了寧波市未來會展產業的發展目標,為寧波市大力發展會展產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2)完善制度建設
為進一步促進會展產業規范化發展,寧波市重視會展法規和制度的建設。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慶典和展會活動管理的通知》(甬黨辦2004年3號)、《關于加強各類展會和節慶活動安全管理的通知》(甬政辦2004年116號)。2005年,出臺了《寧波市展覽業管理暫行辦法》,使寧波市會展產業的發展走上法制化道路。
(3)出臺政策支持會展產業發展
為加快會展業發展,寧波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會展增促措施。如把會展業列為全市重點扶持發展的產業,對重大會展活動給予財政補貼,開展會展業目標考核機制,開設會展服務網站,加大重點會展活動宣傳推介力度,組織年度會展業評選活動等。江東區、余姚市等縣(市)、區政府也根據自身的實際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鼓勵開展招商引展、創新展會等工作。
3、發揮了行業自律組織的重要作用
2003年2月,寧波市會展行業協會成立。寧波市會展行業協會是浙江省首家會展自律性組織。協會成立之初,共有成員單位51個。隨著會展產業的不斷深入,2005年年底,已有會員單位近70個。
(1)加強協調、自律管理
會展行業協會成立后,堅持 “服務、代表、協調、自律” 的基本職能,以會展的組織經營企業、會展場館的管理企業、會展的服務企業、會展的相關部門和中介組織為主體,積極發揮中介組織作用,配合政府加強對會展行業的協調工作。
協會還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會展業的宣傳工作,引起全社會的公識;配合政府大力培育會展主題,繁榮會展市場;加強服務意識,引領會員企業共同發展;加強行業調研工作,做好政府參謀;加強行業自身建設,提高行業的社會認知度。
(2)出臺相關行業規約
為進一步規范行業自身的管理,提高行業的自律能力,市會展行業協會擬訂了《寧波市會展行業規約》、《寧波市展覽活動申報暫行辦法》、《寧波市會展業評估工作細則》、《寧波市大型會展活動城區公益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等行業規章和規約,自我約束,共同發展。
(3)加強對展覽活動的評估工作
從2004年起,寧波市會展行業協會委托寧波市會展經濟研究所,對第十一屆中國寧波國際住宅產品博覽會、第三屆中國家博會、第六屆中國機械工業展覽會和第十屆寧波國際服裝節等多個展覽活動進行了項目評估。評估從會展項目的組織與管理、會展活動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入手,按照總量、結構、效益和發展潛力等相關指標,對展覽活動進行了認真評估。此外,還對浙江省投資貿易洽談會辦展環境進行了全面評價。
結合評估工作,寧波市會展經濟研究所對浙洽會、服裝節和家博會期間寧波市酒店、餐飲、旅游、交通、購物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調研。統計、分析數據表明,寧波市2005年幾大主要會展對寧波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拉動作用。其中主要展會對寧波經濟的拉動作用均在1:7以上。2006年,寧波市有關部門對會展業的發展現狀開展了綜合評價工作,評價結果表明,寧波市會展產業的GDP已經超過70億,成為寧波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4)開展了會展活動評選工作
2005年,寧波市會展行業協會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舉辦了“寧波市‘十佳’會展活動評選”活動。為確保評比工作的客觀公正,會展行業協會會同有關部門成立了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和評選工作專家組,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結合的原則、專家評比和多方評比相結合的原則,從展會的規模、展會的管理水平、展會的服務水平和展會的綜合效果等方面開展評選,同時對在展覽活動期間,因展覽主辦方原因,出現非不可抗拒因素引起重大傷亡事故,或輕傷3人次以上的;出現火情,造成一定損失的;因主辦方原因造成集體上訪的;出現騙展等事件的;向有關各方投訴比例超過展商數10%的;偽造、涂改、倒賣展會批文的;宣傳手冊、標注內容、圖示等有政治性錯誤內容的;列入協會黑名單的活動實行一票否決。此外,還舉辦了“寧波市最受展商歡迎的‘十佳’酒店評選活動”,在行業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寧波市會展活動的品牌效應。
(二)展覽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展覽基礎設施是城市展覽業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十五”期間,寧波重視展覽基礎設施的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一大批會展活動場館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
寧波市原有寧波會展中心(百丈路)和亞西亞商場兩個可以舉辦中型展覽活動的場館。隨著寧波市國際服裝節和浙江省投資貿易洽談會規模的不斷擴大,已經無法滿足展會的要求,1999年10月,寧波市政府正式批準立項建設寧波國際會展中心。工程2000年破土動工,2002年10月開始試營業,該場館占地面積560畝,總投資7億元,可舉辦3000個標準展位的大型會展活動。2005年投資建設的國際貿易平臺,建筑面積達35萬平方米,交易中心可設國際標準展位1400個。此外,還有天馬會展中心和寧波文化會展中心等設施,余姚市市也于2003年建設占地面積
(三)展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為進一步推進寧波市展覽業的發展,市政府加大了對展會、辦展企業的支持力度。通過采取“提高原有展會、引進外來展會、培育新型展會“的方式,不斷充實展會內涵,拓展展會外延、做大展會規模、提高展會檔次。
1、展覽項目數量逐步增多、規模不斷擴大
五年來,寧波市始終把發展作為會展工作的第一要務,千方百計擴大會展規模,提高會展檔次,積極培育會展市場,使全市大型會展活動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尤其是展覽活動,緊密結合寧波產業發展的實際,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消博會、服交會、住博會、家博會等一批原有展會的標準展位數均在2000個以上,對其它展會較好地發揮了示范和帶動作用。積極引進和培育新的會展活動。2005年,寧波市引進和培育新的展覽活動20余個。其中,1000個標準展位以上的國家級展會有2005中國食品博覽會、首屆中國旅游投資洽談會、29屆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等。
(1)結合產業發展創新展覽活動
在展覽業的發展過程中,寧波市重視通過創新展覽活動擴大展覽業規模,提高展覽業競爭能力。2005年,寧波市結合旅游產業發展的實際,提出舉辦中國旅游投資交易洽談會的思路,這個思路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
(2)做好巡回展的引進工作
寧波市在舉辦展覽活動中,重視引進國內的流動展會,并使部分展會在寧波長期落戶,是寧波展覽業的一個突出特點。家博會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辦重點培育的三大會展項目之一,
(3)做好現有展會的管理和增促工作
在不斷引進巡回展和創新展會的基礎上,寧波市有關部門十分重視現有展會的發展工作。并通過政策支持、項目整合、培育品牌、凈化環境等多種手段,不斷提高展覽活動的規模和檔次。
針對一些展會參展對象相似、辦展時間接近、主題雷同,從而導致會展企業競相壓價等現狀,寧波市在全國率先邁出了整合資源、聯合辦展的步伐,2005年,寧波市將已有的12個展會整合成5個展會,提高了展會質量,減少了重復辦展的現象。以 “2006中國國際文具禮品博覽會”(簡稱文博會)為例,其前身是兩個在寧波并存的兩個同類展會,一個是寧波禮品文具展,一個是中國(寧海)國際文具產業博覽會。為整合寧波文具禮品展覽資源,培育國際文具禮品大型展覽會,2005年,經寧波市會展辦和市貿促會的促成,在寧波貿促會和寧海縣政府將兩個展會合并舉行,合并后的“文博會”躍居全國文具禮品專業展會第二位,并成為中國唯一導向型國際文具采購會。除此還有寧波的車展、國際機械展、優質工業展來辦展等都是聯合辦展的產物。
在整合、強化,打造品牌的同時,寧波市有關部門還通過強化管理,促進品牌展會的發展。2005年寧波政府出臺的《寧波市展覽業管理暫行辦法》中,要求除了指定國家部委有關規定,實行展會誰主辦誰負責的層層落實工作,對于大的活動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保護組織,對違規的企業采取現場行動,并建立了會展“黑名單”制度,將違規操作的辦展企業列入“黑名單”,然后直接逐出會展市場,有效地凈化了會展市場環境,維護了品牌展會的利益。
2、重視縣區會展產業的發展
寧波市重視縣(市)、區會展業發展工作。2005年,開展了對縣(市)、區會展工作的年度目標考核。據統計,2005年全年市區舉辦會展活動50個,各縣(市)、區35個。初步形成了中心突出、多點開花的“大會展”發展格局。
中國塑料博覽會是全國塑料行業及相關行業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展覽活動。從1999年12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塑料博覽會開始在素有“中國塑料之鄉”之稱的余姚舉行。2005年塑料博覽會分產品展示展銷、科技研討交流和招商引資三大版塊。會場展覽面積3.5萬平方公里,展位1300個,共分境內化工原料館、境外化工原料館、塑料機械館、模具技術設備館、塑料制品館和余姚工業產品館等6個展館。 2005年中國余姚塑料博覽會突出科技研討,會間首次舉辦了“中國塑料產業發展論壇”,從塑料產業發展戰略和塑料工業發展趨勢等方面,解析塑料產業的發展趨勢、產業政策、以及應對國際原油漲價等新情況的策略措施等,使展覽活動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高的平臺。此外,寧海縣還舉辦了2005中國模具資源博覽會、北侖區舉辦了首屆北侖國際模具制造設備及塑膠工業展覽會,象山縣舉辦了華東六省一市名特優商品展銷會,慈溪市舉辦了2005機床及模具工業(慈溪)展覽會等一系列會展活動。
3、會展產業區塊初步形成
隨著國際貿易平臺的建設,一個由會展場館、國際貿易平臺、國際著名酒店等構成的會展產業區塊逐步形成。也使寧波的會展產業形成了出國展與國內展相結合、短期展與長期展相呼應,節、會、展、演、賽共同發展的格局。
寧波國際貿易平臺包括集聚國際貿易企業、搭建交易平臺、提供集中服務和集散相關信息四大功能,形成華東地區中國制造產品的采購基地、進口設備和原材料供應基地、展覽展示基地和國際營銷機構集聚基地等四個核心基地及物流運輸、國際金融結算等兩個服務基地。寧波國際貿易平臺的主要業態包括三類:一是利用區域內現有的國際會展中心和常年展示交易中心,集聚國內生產企業供應商和境外采購商,開展商品交易活動;二是利用即將建成的各類商務辦公樓,集聚市內外各類進出口公司,充分運用東部新城中央商務區的航運物流中心、通關服務中心、金融結算中心、生產服務中心等綜合優勢開展一般貿易方式的進出口活動;三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搭建網上交易平臺,進行從虛擬到實體的重要原材料全球采購。
建設國際貿易平臺,是寧波市委、市政府根據寧波市港口優勢、制造業優勢和國際貿易優勢,促進國際商貿、國際物流、國際航運、現代會展、金融保險等具有港口城市特色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建設寧波國際貿易平臺,不僅僅在于為寧波企業提供集中辦公、展示產品、開展交易、供應要素的舞臺,更重要的是通過國際貿易資源要素的集聚和輻射,提供高效便捷的交易平臺,構建國際性商品展覽展示和交易基地,使寧波成為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和會展之都。
常年展示交易中心共設1400多個標準攤位,商務辦公區域共有商務用房17000多平方米,展覽區定位小家電為主的家電電子產品的常年展示交易。對常年展示交易中心運營單位將提供專業的營運服務。一是與國際機構合作招攬采購商;二是加強與國際和國家級協會和機構協作,定期舉辦產品設計、零部件采購、品牌推廣等各項活動,使常年展示交易中心成為全國家電電子類中心和專業活動場所;三是以短期展覽密集配套常年展,將寧波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和常年展示交易中心管理整合、配套使用,提升現有品牌展會,規劃一批與常年展相配套的短期展會,保持短期展覽的時間密度,為參展商贏得商機。周邊將設有海關、商檢、物流運輸、金融結算等完善的配套服務;在海關、商檢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引進電子口岸終端,設立綜合辦證大廳,實現“一條龍”全程服務,并給予進口展品保稅政策待遇;在金融方面設立服務網點,開展便捷的銀行結算和外匯核算服務;在中介服務方面,將大力引進貿易平臺所需的中介服務機構。此外,入駐企業將享受租金減免、稅費優惠等各項扶持政策。與會展業發展相配套,在平臺區域內,還將建造一批功能性商務辦公樓、一批酒店式公寓樓以及五星級國際會議中心酒店,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
4、展覽活動的內容不斷豐富
隨著展覽產業的不斷發展,展覽活動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內涵也不斷豐富。展中會、展中節等新的展覽活動形式不斷發展,拓展了展覽活動的領域,豐富了展覽活動的內涵。
結合展覽活動,2004年,寧波市舉辦了首屆甬港合作論壇;2005年,寧波市舉辦了第三屆APEC中小企業服務聯盟論壇(寧波論壇)、寧波市第七屆高層次人才和智力項目洽談會、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北侖兵科院寧波分院科技合作項目洽談會等一系列大型論壇活動,還在香港舉辦了2005甬港經濟合作論壇。通過舉辦這些活動,豐富了展覽活動的內涵,進一步擴大了展覽活動的影響,提高了展覽活動對產業的提升作用。
此外,一些展覽活動還逐步與節慶活動相結合,寧波市堅持展、會、節、賽、演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擴大了寧波市會展業綜合效應。寧波市的節慶活動具有較鮮明的特點和較大的優勢。近幾年來,寧波市依托區位資源、產業資源、文化資源和產品資源,結合舉辦寧波國際服裝服飾展覽會等一系列大型展覽等活動,先后舉辦了寧波國際服裝節、中國象山開漁節、中國寧海開游節、慈溪楊梅節、梁祝婚俗文化節、第九屆中國戲劇節、第十二屆中韓日戲劇節、中國漁村喊海狂歡節暨風箏節等一系列節慶活動,在活躍城市和地區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節慶經濟。
(四)展覽環境不斷完善
在發展展覽業的過程中,寧波市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提供公共服務,使寧波市形成了優良的展覽環境,為展覽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撐。
1、政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支持展覽業發展
會展是一項涉及面廣、協調難度較大的綜合性活動,通過舉辦展覽等活動,政府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提高了綜合協調和快速反應能力。也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綜合管理水平。尤其是浙江省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很多市直部門直接參與了接待活動,通過舉辦會展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相關部分的綜合協調能力,也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務的水平。
此外,政府有關部門還通過招商引資、招商引展、集中推介品牌展會,為會展產業提供宣傳途徑等方式來促進會展產業的發展。一些政府主管部門也積極參與大型專業會展活動的組織工作。在中國旅游投資交易洽談會期間,旅游局等部門積極推介寧波市的旅游景區、景點和線路,并為參展商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在舉辦寧波國際服裝服飾交易會和中國食品博覽會的過程中,寧波市外經貿局、寧波市經委、寧波市貿易局等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推進了寧波市展覽業的深入發展。
2、各縣區積極落實會展業發展任務
寧波各縣(市)、區在市會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2003]1號文件精神,明確了會展工作分管領導,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市各職能部門、各行業協會等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和行業優勢,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國際性組織聯系,創辦和引進相關的專業展會。各縣(市)、區結合當地產業特點和文化內涵,積極招商引資,創節辦展,舉辦各類大型會展活動。各有關方面把會展業作為形象展示、擴大交流、尋求商機的橋梁和舞臺,精心組織各類展會活動,對全市會展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寧波市會展辦在市會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工作。寧波市財政、公安、文化、工商、衛生、城管、交通、海關、質監、檢驗檢疫等部門,緊密合作,做好會展活動的綜合保障工作,為會展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