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會展業起步于90年代,20余年來舉辦的展覽和會議達數萬個之多,且包括了各行各業的展覽、會議和節事活動。其中較有影響力的大型展會活動有“中國桂林博鰲亞洲旅游論壇”、中國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游節、“第四十八屆全國醫療器械博覽會”、“第三屆廣西農交會”、“2005年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中國桂林國際攝影節”、及“桂林房車節”。特別是永久落戶桂林的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旅游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和連續舉辦了五屆的中國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等知名會展帶動了全市旅游業的發展。可以說,大力發展會展業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
鑒于此,桂林市將會展業列入“十二五”期間重點培育的產業之一,逐年加大了會展業的投入和發展力度,以期通過會展業的發展帶動旅游產業的升級,使桂林旅游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0年,桂林市獲批成為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市政府抓住這個契機,成功籌劃舉辦了首屆中國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2012年,桂林市政府出臺《桂林市會展業發展 “十二五 ”規劃》和《關于加快發展桂林會展業的意見》、《桂林市會展業發展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在管理機構、財政資金、品牌培育等方面促進會展業快速發展。2012年底,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了《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桂林市會展業的發展與桂林旅游及服務業的發展不謀而合,正逢其時。桂林市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加大會展業發展力度,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品牌化、國際化要求,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把會展業培育成為桂林現代服務業的主導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極之一。
2015年,桂林的會展業開始邁上新的臺階。2014年7月,經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中方組委會會議議定,從2015年起每年在桂林市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國家旅游局同意出任主辦方,同年10月,商務部也復函同意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框架下舉辦旅游展。這將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第一次在舉辦地之外舉辦專題展會。
旅游是中國和東盟十大重點合作領域之一,近年來,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推動下,中國與東盟旅游業發展迅速,中國與東盟各國已互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在桂林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是服務于國家戰略,推動廣西開放開發的有益之舉,也是推進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的創新內容。
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的《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桂林戰略定位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區、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要求桂林市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和區位優勢,積極開展區域間合作和國際性旅游、文化等交流活動,提高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打造成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國際化城市。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將為桂林建設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全國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區和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成為推進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的助推器。
在桂林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首先是因為桂林具備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的優勢條件。桂林市擁有良好的區位和交通優勢,旅游資源豐富、享譽世界,會展基礎設施完善、配套設施齊全。其次是桂林擁有舉辦大型國際展會的成功經驗。目前,中國桂林國際旅游博覽會已經成為廣西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旅游博覽會,也是我國西部地區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旅游展會之一,每年都有不少東盟國家參展參會,積累了較豐富的國際客商資源,并鍛煉和培養了一支可以承辦大型國際會展活動的人才隊伍。
當前,桂林市正在采取以下措施促進會展業的發展和旅游產業的升級,一是充分利用免簽政策推動旅游展招商招展工作。免簽政策有利于推動旅游展的招商招展工作,吸引更多東盟國家及世界各國的客商參展參會。二是以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為契機,把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打造成與東盟旅游合作、經貿往來、政商高端交流的平臺。今年全市一大批產業和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項目、好項目相繼開工或竣工,如湘桂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車、桂林兩江國際機場A380備降場擴建項目通過驗收、T1航站樓改造項目開工、T2航站樓建設工程啟動、全市從南至北的高速公路大動脈全線貫通等,都有利于充分利用區域性交通樞紐的優勢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桂林市將充分利用這一發展大環境辦好這一國際盛會,促進與東盟國家的旅游交流合作,拓寬與東盟國家經貿交流渠道,進一步帶動全市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