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隨著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落下帷幕,首屆健康產業領袖峰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畫上句號。然而,從5月15日開始,“一個展會真能搞癱半座城市”“人類已經阻止不了醫療器械展了”之類的說法在網上廣泛流傳,暴露出住宿、餐飲、交通等諸多問題。作為展會舉辦地,“四葉草”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相關人士就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提出了各自的見解與設想。
虹橋商務區商業配套需完善
首屆健康產業領袖峰會由國藥勵展將旗下三大展會——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全國藥品交易會、2015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春季交易會融合而成。三個展會首次同時舉行,參展商坦言火爆程度出乎意料,甚至超過了前不久的上海車展。
據有關媒體報道,展會期間,住宿、餐飲和商務活動都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包括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在內的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總面積4.7平方公里,是虹橋商務區近階段重點開發區域,開發規模地上建筑面積約為500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為280萬平方米。不少市民建議,商務核心和會展核心,應該培育共生關系和產業聯動。
業內人士認為,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虹橋商務區內的商業配套,除了滿足自身商務辦公人群的需要外,也要同時考慮到國家會展中心的因素,形成良性互動;另一方面虹橋商務區也可以借助“四葉草”的吸引力,在會展行業集聚上大有可為。
可用成熟科技設置一票多用
民以食為天,展會期間的吃飯問題一直讓人頭疼。目前,餐飲方面,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內有兩處提供餐飲的場地,總面積平方米數和可容納就餐人數皆以千計,面對需求,杯水車薪。以本屆健康產業領袖峰會為例,主辦方預計會吸引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余萬名專業觀眾。
展館里面解決不了,怎么辦?走出去可以嗎?問題來了。有許多展覽會的門票只能用一次,出去就回不來。“其實,這在技術上是很簡單的事情。”一位業內人士說,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張票多次進出一個展覽會,完全可以用成熟的科技手段來設置,既方便觀眾,又減輕場館內壓力。
另外,展覽會門票還能不能附加上交通功能,引導人們搭乘公共交通呢?由于目前設置的不少臨時停車場位置較遠,許多觀眾自駕到“四葉草”觀展感覺不便。有展商建議,可以像長三角某省會城市舉辦的動漫展一樣,現場有多條線路大巴接送,票價低廉,前往市區的不同地點。“是不是可以憑有效展覽會門票,免費乘公交車、大巴、地鐵前來展館和離開,控制次數即可。”
需要增加地鐵快速疏散客流
市民王先生表示,上周五參觀完展覽,到徐涇東站乘上地鐵2號線,前后足足花了2個多小時。大客流需要有大容量的交通工具來有效疏散,目前城市里最大容量的客運工具就是地鐵。但記者注意到,目前只有東西向的地鐵2號線可直接從市區通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相比之下,位于浦東、規模較小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已有兩條地鐵線路可達。
“聽說未來可能有一條地鐵線,從北向南穿越國家會展中心,在徐涇東站與2號線換乘。我認為很有必要。”一位在虹橋商務區工作的人士坦言,根據相關規劃,未來虹橋商務區的核心區通勤人口將達到20萬人,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去國家會展中心的展商和觀眾。可想而知,將來整個區域的客流潮汐特點會非常明顯,上下班和舉辦展覽時將出現客流高峰。這個時候,如果有東西向、南北向的兩條地鐵匯聚,將對客流的快速疏散,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