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關于互聯網將取代傳統展會的觀點一度頗為流行,但最近兩年這種聲音已經很少。
一方面,在互聯網海量信息帶來巨大資訊便利的背景下,人們對資訊的需要從量大變為精確而優質。而在這一領域,提供信息量小而精的傳統展會正好展現出不少的優勢。當然,也不能忽略傳統展會相比線上展示具有更高體驗水平以及可信度。
此外,傳統展會的互聯網化以及增設官網、電商網站等互聯網環節,也給傳統展會插上互聯網之翼,讓過去的傳統展會能夠將線下優勢與線上資源進行整合。
但是不容否認的是,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展會形成競爭,傳統展會的展會資源不再是取之不竭,而是需要激烈爭搶才能獲得。另外,全國各地會展業發展迅速,各種專業會展都遭受來自同行的激烈競爭。
激烈的競爭態勢之下,展會之間需要更多考慮參展商和觀眾的核心需求(也就是商貿對接)之外的其他需要,從而提高展會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筆者認為,展會之間新的“比賽項目”是人性化程度的比拼。
人性化不是一種具體的服務,但是卻能夠體現在展會的各種細節之中。以即將在9月3日舉行的34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為例,實現了功能分區之后,相應的產品品類集中在一個地方,這就讓觀眾在開展時,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參展商。例如想要看戶外家具的可以去戶外家具展區,想要看家具設計的觀眾,可以直接到家具設計展區。
對于平時走路較少的現代人而言,在展示面積超過75萬平方米的展會現場來回奔走尋找想要的參展產品或咨詢,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次名家具展的全新調整,換來的可能是大量觀眾不會因為看展而導致接下來幾天腿酸腳痛。
類似的人性化措施還有不少。例如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就通過空中連廊將3號館、7號館的二樓通過連廊整合在一起。從嘉華酒店到展館之間的扶手電梯天橋也已經動工。過去在展會期間吃飯都是在臨時搭建的簡陋餐飲區,但近期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也開始建設多個裝飾精美的餐飲區域……在今年6月舉行的2015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上,主辦方也與商家合作,為現場觀眾免費送水,受到觀眾的贊譽。
人性化展會并非某幾種具體的服務,而是處處能夠為客商著想,讓參展商和觀眾能夠更加愉快舒適地參展。對于展會而言,這些人性化舉措或許投入并不太大,卻能夠直達參展商和客戶的內心,增加展會的粘性從而提高展會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