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話:
提筆卻不知該如何落筆,看著本期話題,感覺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且不說MICE覆蓋面有多廣,就是科技這一領域,包羅萬象,也不是三言五句能講得明白的,更何況這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行業,今天這樣沒準兒明天就那樣了。所以,星辰大海太廣袤,只能一步一步去探索,先窺得一貌,再縱覽全局。MICE-Link 雜志將會逐期的帶領讀者慢慢了解“MICE+科技”這片廣域星空與無限汪洋
科技應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發展也深入到了各行各業,面對熱鬧的發展大環境,MICE行業也緊隨趨勢,在會議、會展等涵蓋到的領域里,不斷革新技術,創新手段,通過互聯網技術、硬件設備革新等的應用,提升客戶體驗與服務質量。可以說,科技應用改變會獎生態已成趨勢。本期“前沿”欄目先請兩位來自傳播營銷領域的大拿以其熟識的業務面來談一談他們對于科技在MICE方面應用的看法與見解。
Q:在公司承接的會展活動業務當中,目前應用了哪些互聯網新技術或者服務?
A:我們不得不承認,且不得不接受互聯網和數字化應用正改變著越來越多的行業,MICE也不例外。酒店、旅行社、會展公司、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原本在MICE行業中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但在互聯網時代下,原本的合作者逐漸變成了競爭者;無論是擁有大量線下資源的旅行社、全力研發互動多媒體的4A公司、轉型數字營銷業務的公關公司,還是大批拿到風投的新興互聯網公司都在試圖重新定義MICE,并相互角力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搶占客戶。
以公關公司服務的IT客戶舉例,2000~2008年,是眾多IT廠商在中國大陸市場最最風光的時期,IT廠商會參加各個行業的展會、定期召開數千人的客戶或經銷商大會,還有附加數十場二線城市的巡展;2009年以后,IT公司的大型會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按行業劃分的小規模研討會,甚至是只有幾十人的小型講座;2003年之后,部分IT公司開始鎖緊市場經費,大型的峰會、研討會逐漸淡出,線上研討會(Webinar)逐漸成為他們的新寵。
較比原來的線下活動,對于IT廠商這不僅僅是成本的節約,首先是參會人數方面,無論多大規模的會議場地均會受到坐席數量的限制,地域上也會限制很多(考慮交通和時間成本的參會者),而這一切在互聯網上將不在是任何問題。其次,線上研討會通過網絡直播(Webcast)、網絡錄播(Podcast)等技術,可以開設無限多的分會場讓受眾隨時隨地獲得最清晰的內容,甚至可以得到演講嘉賓的PPT課件。而且最重要的是活動組織者可以通過線上觀眾的注冊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如受眾來自的地區、行業、性別、職業特征等,甚至可以追蹤到每個受眾在某個講座停留的時間,從而判斷受眾對哪部分內容更感興趣,進而協助到會后的跟蹤銷售(Track Selling)。而這一切的應用不是未來時,而是正在進行時。
Q:各種新技術或服務對公司執行活動方面有哪些幫助?
A: 如果說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MICE行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那就太膚淺了,恰恰相反,新技術的應用讓MICE行業里的傳統企業喪失了很多固定收入。今天客戶更在乎的是新的解決方案,如何幫助客戶省下錢干更有效率和更能對銷售產生轉化率的事,才是他們的第一需求。我個人覺得新技術的應用對MICE行業最大的幫助其實是打破了壟斷,原有靠資源和規模見長的傳統公司已經慢慢失去優勢,小而美的數字創新型公司將從市場上拿走更多機會,新一輪的競爭也必將會帶動MICE行業快速的變革和創新服務形態的產出。
Q:您覺得公關公司將會如何更好的搶占這塊市場?
A:對于公關公司而言,以招兵買馬的方式培育新興技術人才顯然滿足不了MICE業務快速更新的需求,通過資本市場,并購諸如會議平臺開發、大數據管理、線上交互式應用等小型公司,將成為那些迫切想搶占MICE市場公司的新策略。
Q:您怎么看待“MICE+科技”的發展趨勢?
A:站在今天談MICE行業的未來就如同我們此時回首電子商務的發展,雖然說大型商場和超市依然存在,但電商的交易品類和金額逐年飛速攀升,而絕大多數商超的業務已經進入了負增長。同理可見,傳統的MICE將依然擁有市場,但份額將會被新型的數字化MICE產品所蠶食,且這種趨勢將愈演愈烈。
今天的攜程擁有絕對的優勢,已經逐步搶占了傳統旅行社的市場,而攜程的MICE業務也已經積累了眾多的企業和個人用戶。未來的MICE行業將會出現種類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顛覆行業的也許是一款小小的APP,也有可能是一家雄心勃勃的跨界公司,作為MICE行業的“原住民”,如果不思進取,忽視創新,最終的結果就是“丟了美人,也失了江山”。
科技讓MICE變得更加暖心
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已經越來越朝著MICE行業的內核業務延展和滲透,并不斷有成熟和新興的應用和技術出現。正如《會議》/MICE-Link雜志總編王青道在文章中提及到的,各種服務會議的科技和互聯網技術,都已經在MICE各個業務層面下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是的,專業的MICE行業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更加富有人情氣息。
科技應用改變會獎生態
比如在MICE信息和會務管理上,“Wi-Fi信號增強解決方案”,一方面能在不增加大型設備的情況下使無線網路信號增強,另一方面還能夠保證網絡的穩定,用戶在會議現場玩微信刷微博變得So easy! 而“會務商務對接系統”則將買家與賣家全部通過微信來實現預約、洽談和審核,只需要雙方掃描二維碼,即可完成洽談,數據回傳,形成完整的數據鏈閉環。還有諸如:智能坐席管理系統、“會客”會議商務社交移動解決方案等。
再比如MICE的現場體驗上,Ibeacon提供了供展商與觀眾進行線上與線下的互動體驗,用戶通過“搖一搖”實現現場抽獎,還能提前制定參觀路線;服務于會議的智能機器人,則實現了人機對話和互動——聲音識別、圖像識別、動作手勢識別等等。還有諸如:UMU(優幕)現場互動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充分的、有趣的溝通和交流。
在MICE的營銷傳播上,“云起”的場景化營銷H5開發,已經幫助了諸多會議創建前期和后期的營銷場景,來吸引用戶關注和心智聚焦。而“營銷數據的采集和架構化系統”,以大量數據的實時產生來幫助企業在傳播和營銷方面進行架構化和模塊化梳理,進而再次指導MICE營銷和跨界營銷的有效性和精準性。還有諸如會議輿情和監控系統、社會化媒體傳播工具等等。MICE運營傳播變得社會化、大眾化與專業化,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感知MICE的魅力。
數字營銷構建MICE智慧
今年是“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元年。作為應勢而生的“黑樹科技”,主要專注于“互聯網+”時代的數字媒體傳播和營銷技術工具的開發與研究。對于MICE,更多的是在會議的前后期營銷傳播上貢獻科技的智慧。
黑樹科技主要深入研究三個方面的互聯網營銷和數字傳播技術的開發。第一,輿情監控和實時的社交信息聆聽系統——做“最精準的”(咳咳,新廣告法不讓用了)的數據收集;第二,社會化媒體的API接口與營銷的結合開發——做出好玩的營銷和傳播體驗內容;第三,針對國內最大和世界最大的兩家流量平臺的廣告DSP業務。
第一,關于數字聆聽系統。是黑樹TM專利技術之一。每5分鐘系統提取一次全社交媒體以及互聯網數字媒體關鍵詞,并根據關鍵詞設定和規則部署,實時檢測聲量、情感、輿情以及用戶提及最多的詞云等來實時監測傳播效果,并發現危機和機會。此應用在中網公開賽、GMIC和科博會等賽會、會議和會展上已經得到了充分應用。
我們通過與微博數據API的對接和打通,以建立話題的方式將會議的議題、內容以及實時動態等進行重點抓取和現場大屏顯示,參會和參展用戶現場能看到所有相關話題和數字媒體數據的變化,包括熱點內容、關注度、重點KOL的發聲以及活躍度排行、評論轉發、關鍵詞詞云,甚至包括評價的情緒等級,還有參展參會用戶的畫像等等。
“數據聆聽”在任何一個營銷活動的前、中、后期都會發揮作用:前期的市場調查和研究;活動期間的輿情監控和傳播運營指導以及可能出現的危機疏導;活動后期的數據報告和整體營銷的表現評級以及發現新機會等等。
第二,根據社會化媒體的API接口進行營銷創意和開發。社會化場景應用工具的深度開發(H5)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展現和互動形式上的變化,在數據層面會更多的結合用戶體驗與數據做更深入的互動和交流。黑樹做的內容是和微信的API打通,以實現場景和銷售的結合。比如給HP客戶制作的游戲+購買優惠劵傳播,比如給英國教育制作的電子雜志內容的互動等等。通過數據監測動態識別H5體驗的用戶屬性,定制傳播素材。不同用戶、匹配不同廣告素材,以不同創意表現同一品牌信息,傳播內容被用戶感知和觸及的可能性將會有極大的提升。
第三,針對國內最大和世界最大的兩家流量平臺的廣告DSP業務投放和優化管理平臺。首先是國內最大的流量平臺——騰訊旗下所有廣告API接口“廣點通”的技術和銷售代理。通過“廣點通”可以將廣告滲透到騰訊旗下的所有流量平臺——QQ系列(移動端和PC端)、QQ視頻、QQ空間、QQ游戲,微信推廣、微信朋友圈等等,不僅覆蓋了騰訊主要的互聯網流量平臺,而且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做定制化精準投放。
其次,也是Google廣告平臺AdWords在中國的技術開發和推廣代理的合作公司。幫助谷歌和中國中小企業開發廣告投放和優化的管理平臺,即真正的效果營銷和程序化廣告購買。目前來看,這在國內屬于非常領先的開發和研究工作,很少有機構或者公司能夠做的非常出色。原因是,懂技術的不懂廣告,懂廣告的卻不懂技術。
目前,數字營銷技術在MICE產業推廣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在于營銷和推廣的理解上。首先,比如在推廣“數字聆聽系統”時,MICE客戶不愿意付費,原因很簡單,因為聆聽系統不能對于MICE系統的收益產生直接的幫助,或者說,數據產生后,還需要對會議以及產業有相當洞察的專業人士來對數據做二次解讀或者挖掘才能發揮實際價值。其次,實際上目前的MICE行業還是停留在以銷售為導向或者“營既是銷,銷既是營”的雙重功能累疊的需求狀態;還有就是MICE系統更趨近一個2B(to Business)的行業,很少有非常大規模的展會或者會議是面向普通社會化用戶的。不過隨著社會化媒體的不斷發展,通過技術手段的輔助可以很容易聚焦、鎖定到行業核心用戶,并通過社交營銷的手段獲取足夠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這對于定制化數字營銷的開發會產生很大幫助。
第二個困難是目前傳統的MICE形態和從業者對于社會化數字化的“互聯網+”的認知不夠,同時對于營銷或者數字化對本行業或者本展會帶來的幫助沒有清晰的認識。因此在數字化產品和科技技術的推廣過程中會遇到種種不理解、不認可或者不接受。但是這是一個過程,當市場以及技術的碰撞越來越多,互聯網以及數字營銷技術與MICE的融合不斷加速,未來的數字營銷技術對于會議產業的幫助也就會越來越凸顯。
科技讓MICE變得生動
“互聯網的出現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性事物。”
——騰訊馬化騰
“互聯網+”的技術對于任何行業的改變都是顯著的,尤其是對于MICE這樣信息化和定制化高度集成的行業。而“互聯網+”的核心就是“連接一切”。
“互聯網+”,可以理解成互聯網與其他行業的融合或滲透,具體表現就是互聯網與MICE的相互合作和相互融合。利用互聯網和科技的力量連接“一切”與MICE有關的業務、項目,乃至連接MICE的主體組織和參與個體。
比如,會議管理系統幫助活動提高鏈接會議與用戶之間的效率,無論是在邀約、注冊,還是用戶信息交換(會議信息下行到用戶,用戶信息上行到會議主體)、信息的管理、Check in/check out管理等等方面目前都有非常普遍的應用。這項技術的目的就在于很好的通過信息鏈接會議與人。
“現場互動-體驗”類工具,無論 Ibeacon,還是會議機器人,或者是多屏交互,甚至是服務于會議信息的“親加云”及時通訊系統和技術工具;無論是智慧的室內導航、人臉識別對票務管理的幫助,還是“開開會”這樣的Wifi增強解決方案,或是目前還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的VR虛擬現實技術在MICE行業的應用,亦或是“會小二”等定制化平臺,這些無一不是在解決三個方面的需求或者說MICE的痛點場景,即:連接會議與用戶、連接用戶與用戶、連接MICE與其他行業。因此,所有技術開發和科技行業只要從上述三方面想象場景,并發現MICE場景下的業務需求,就能開發出有用、有效、有趣的應用來服務于MICE整個行業系統。
對于未來,我們相信“MICE+科技”會打造出更好玩的會議體驗,很多人說MICE就像一個專業的機構,所傳遞的信息以及業務內核都是冷冰冰的,科技仿佛也是硬件+代碼構成的像弗拉德伯爵那樣拒人千里的“死面孔”,很難讓用戶在MICE生態下感受到生動。實際上,科技+互聯網將改變用戶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軟件技術(數據結構化、信息平臺化、交互體驗化),還是硬件技術(人臉識別技術、增強實景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都將使原本冷冰冰的行業和科技變得更加溫存、暖心。對于MICE行業來說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