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投資洽談暨全球采購會昨日鳴鑼收兵。組辦方匯總統計后稱,本屆渝洽會簽約金額達1070.39億元,比上屆凈增639.87億元。
增長主力來自內資
“這樣的數據在國內的一流展會中也不多見。”市外經委主任李建春說,本屆渝洽會簽約項目達264個,比上屆增加了86個。其中,重慶市的簽約項目就達到了241個,比上屆增加了92個,總投資額也超過了千億元,為1027.96億元。這里面包含有105個外資項目,擬引進外資45.7億美元。
讓渝洽會簽約金額突飛猛進的主要力量仍是內資。數據顯示,本屆渝洽會簽下的內資項目達136個,比上屆多71個,擬引進資金597.84億元,比上屆凈增451.24億元,占凈增總額的70%以上。“這說明在承接國內外產業梯次轉移中,重慶的吸引力已經得到大大提升”,組委會一人士說。
近半供應商找到下家
在有1700余家供應商參加的全球采購會上,共達成合作意向876對,比上屆增加184對,意向金額3.85億美元,比上屆增長了7%。這意味著近半的供應商在此次展會上找到了與采購商開始密切合作的空間。
“不僅僅是重慶的供應商,其他兄弟省市的供應商也依托渝洽會這個國際化的大平臺找到了自己的境外伙伴。”組委會人士舉例說,如家樂福與南川天地食品廠、墊江迎春工藝廠達成采購意向;好又多與山東東營康泰電子科技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兄弟省市矚目渝洽會
數據顯示,本屆渝洽會上,來渝參會的其他兄弟省市、自治區累計簽約23個項目,總投資達42.43億元人民幣。其中,利用外資項目3個,擬引進外資0.23億美元;內資項目20個,擬引進資金36.35億元人民幣。
“首度來渝參會的山東就簽了10個項目,安徽則簽了8個。”組委會人士說,同樣首次來渝的上海雖說沒簽下任何項目,但卻讓剛下飛機來渝參會的澳門代表團成員“失蹤”了數小時——— 與上海代表團洽談去了。
這足以表明,渝洽會正在從一個西部的投資貿易平臺向全國的投資貿易平臺進軍,其獨具的西部大開發、庫區開發、成渝合作區等優勢,更使渝洽會有躋身國內一流投資洽談會之勢。組委會有關人士稱:“我們正在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