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干什么?”“參展。”“去過國外沒有?”“沒有?!薄霸谶@行做了多少年?”“快10年了。”“很遺憾,您暫時去不了美國?!被貞浧鸾衲?月面對美國簽證官的情景,廣東省佛山市冠成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招潤耀印象深刻。”就這樣被拒簽了?我當時甚至沒反應過來?!?BR> 招經理介紹,為了準備今年2月在紐約舉辦的每年一次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他們公司早在幾個月前就把參展的一切事宜都準備好了,招經理這次準備親自帶隊奔赴美國。萬事俱備,只等著簽證下來。招經理聽同行說,此類簽證的通過率很高,再加上招經理的公司是廣東省佛山市響當當的企業,因此,他從一開始也沒擔心過簽證的事情。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問題最終還是出在了簽證環節。
據招經理介紹,那批同他一起申請簽證的有50多個人,都是去美國參加“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的企業代表。但最終只有20多個通過,連多次帶企業去參展的佛山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吳浩亮也在被拒簽之列。
20天后,招經理和其他未通過簽證的人又去參加了補試?!把a試之前,大家都說我一定能拿到簽證,其實我自己也滿懷希望的,覺得應該問題不大??蓻]想到的是,最終還是被刷下來了。真不知道他們拒簽的標準是什么?”招經理回憶說。從那次被拒簽后,該公司再沒有涉足美國方面的展覽。美國的業務訂單也基本屬于空白。
拒簽率年年攀升成交額大受影響
“過去幾年中國紡織企業赴美簽證的拒簽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拒簽率在2000年為10%至20%,2001年上升到30%,2002年為40%,2005年已高達50%。”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紡織分會副會長張延愷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
一年一度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在紐約已有7年的歷史。過去幾年來,已經有超過1000多家優秀的中國服裝、面料以及家用紡織品生產經營企業赴美參展,這些企業受到了美國客戶的普遍歡迎。有的美國客商表示:“我喜歡這些產品,設計非常出色,看起來與現在市場流行的都不同,我很感興趣來試試?!?BR> 盡管美國客商們喜歡中國企業的產品,但美國使領館卻似乎并不喜歡,最典型的證據就是“拒簽率”了。
就拿2005年第六屆紐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為例,由于美方簽證的原因,導致當年申請去美國參展的250多個我國廠家減少到了170家,參展人員從420多人減少到200多人。
張延愷介紹,雖然參展的企業只有170家,卻吸引了2200余家來自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烏拉圭及部分歐洲的專業買家專程來展會洽談采購。當屆展會意向成交額達到6000萬美元,實際成交額1500多萬美元。1500多萬美元,是一個讓人既高興又沮喪的數字,高興的是,這是展覽的巨大成果,是美國客商看好中國產品的最好證明;沮喪的是,因為拒簽率升高的緣故,這一數字比往年有所下降。
“在許多美國客戶對服裝展覽會、對中國企業越來越感興趣的時候,中國企業界人士赴美簽證卻越來越難申請,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張延愷語重心長地說。
針對于拒簽問題,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調查顯示,簽證問題更多地發生在中國、印度、俄羅斯商人身上,其次是馬來西亞、印尼和韓國商人。
預定展位去不了聘請華人看展臺 今年年初在美國舉辦的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展覽上,有中國記者在展館一隅發現,一些中國企業的展位空著。中國參展組織者大倒苦水:“簽證拒簽率太高了,這些企業交了攤位費人卻來不了?!?BR> 中方組織者之一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尹小軍說,他們組織的參展商有22人,結果只有6人獲得簽證。這樣的結果對中國企業將來參展的信心有很大影響。一個9平方米標準攤位的費用是3700美元,費用由主辦者出了,但參展商來不了,費用也不退還,給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
這樣的問題早就出現了。2003年,在洛杉磯舉行的世界眼科先進儀器和科技展覽會上,中國展團帶來了許多新的高科技產品,但由于許多參展人員進不來,他們只好聘請當地華人為他們看展臺。但畢竟不是專業人員,無法與其他國家科技界人士展開交流,更無法向其他國家的商人介紹產品,展覽效果可想而知。
還有一家中國東北某生產襪子的企業,與美方公司簽署了赴美設廠的合作協議。設備運過去了,可安裝設備的中國工程師卻被拒簽了。一年快過去了,設備仍存在美國的倉庫里,而這家企業只能眼睜睜地等待損失。
一位在美國負責接待中國某省交通考察團的人士說,他準備接待的團原計劃7個人,結果只有一個團長獲得簽證,其余的一律拒簽。他說,要是都拒簽也倒省事,現在只來一個人,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貿易保護主義在作怪
其實,除了美國外,歐洲一些國家對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也在采取防范措施:每年春秋兩季在德國法蘭克福消費品展上,中國企業全部被安排到了偏僻的副館;每年一度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辦的世界最大鞋展,新加入的中國企業幾乎無法拿到攤位;美國拉斯韋加斯、德國杜塞爾多夫兩個世界最大的服裝展,針對中國等國家的參展企業基本沒有自有品牌的情況,單獨開設了“貼牌加工區”。實際上,這是人為在同一展覽中對企業進行分檔。
胡先生是寧波一家衛浴設備制造廠家的負責人。他介紹,本來定于今年參加的一個國際性展會去不成了。前不久他得到消息,這個展會已經明確表示,限制中國企業的加入,而公司根據參展時間制定的全年銷售推廣計劃不得不做出重大的調整。無獨有偶,廈門一家浴室閥門管件的制造商也同樣遭遇了這種無奈。
還有一些國家的展覽也開始透露出“排擠”中國企業參展的信號。它們或削減中國企業參展名額,或從企業品牌、參展面積、特殊裝修、認證要求、報價等方面提出多種附加條件,不斷提高審核標準,增加了企業參展的難度。
對于中國企業被無端拒簽,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公司市場部華謙生說:“之所以大面積縮減中國企業的參展,甚至拒絕中國企業參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貿易保護主義考慮。由于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明顯,許多訂單被中國企業搶走,對當地企業造成影響。當地的勞工組織對展會主辦機構施加壓力,不讓中國企業參展?!?BR> 英國《金融時報》曾經這樣寫道:根據美國8個商會的統計,過去兩年由于外國商人無法及時獲得赴美簽證,與之合作的美國企業估計損失300多億美元。在接受調查的734家美國企業里,3/5的企業抱怨拒簽問題使他們的利益損失。
對此,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商務參贊苑占領說:“簽證問題已成為阻礙中美商務交流的一大問題。我們理解美國政府出于政治和安全的考慮,嚴格控制簽證。但拒簽率過高,不僅阻礙了中國企業家到美國參加正常的商務交流活動,同時也影響了美國的投資環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