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舉辦一個國際、國內的大型展會,就像一架飛機在城市上空撒錢。”一位曾在口岸城市工作的領導形象地描述了會展經濟對提升城市經濟實力的助推作用。
作為我省最大的對俄貿易口岸,綏芬河在多點推進對俄經貿科技戰略升級進程中,發展會展經濟無疑又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亮點,也是多方有識之士關心的一個議題。商家呼喚“撒錢的飛機”
綏芬河對俄貿易在全國小有名氣,這其中落戶綏芬河的經商者功不可沒。市委、政府關于發展會展經濟思路一出臺,企業就及時調整經營思路,參與到發展會展經濟的路子上來。綏芬河朝陽策劃傳媒公司總經理王德陽,2006年初全程參與策劃“中俄商品貿易洽談會”,并由吉林省引入中光會展公司來綏具體承辦,在此期間積極協助中光公司在招商招展、宣傳推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展會落幕后,王總就開始謀劃今年展會。目前他正在運作第二屆綏洽會和中俄國際標準舞大賽。
世茂集團計劃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在綏芬河開發建設中俄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貿易綜合體。目前先期投入的10億人民幣建設項目包括20000平方米的國際商展中心。綏芬河世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薇薇,近期在香港忙于商務,電話溝通中了解到市委全會、人代會上會展經濟和國際商展中心利用成為熱門話題,深切地感到選擇綏芬河投資的路走對了,她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市委、政府號召大力發展會展經濟之時,我們新建的國際商展中心發揮了重要作用,填補了綏芬河沒有大型展場的空白,這既是不謀而合,又是密切配合,相信今后肯定合作愉快!”“撒錢的飛機”瞄準了目標
2006年,是綏芬河會展經濟起步之年,也是豐收之年。這一年成功舉辦了中國市長杯乒乓球邀請賽、中俄邊境合作綏芬河論壇、首屆綏芬河對俄商品貿易展銷洽談會(綏洽會)、首屆中國·綏芬河旅游產品展銷會等重要展會。
這些展會的成功舉辦,吸引四面八方的企業家匯集綏芬河,他們看到了綏芬河利用對俄邊貿優勢發展獨具特色的會展經濟的廣闊前景。
吉林省中光會展有限公司去年成功承辦了首屆“綏洽會”。總經理梁波辦展前的感覺是“第一個吃螃蟹”,辦展后他說“嘗到了螃蟹的鮮滋味”。今年他爭辦第二屆“綏洽會”,要帶來更多伙伴參展,讓更多企業到綏芬河的邊貿舞臺上亮相。
給“撒錢的飛機”安上助推器
有了一年的成功嘗試,原來認為邊境城市搞不了會展的人開始沉默了,他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世界上本沒有天生搞得了或搞不了會展的地方,成敗與否事在人為。市委、政府對會展經濟發展,更是充滿了信心。于是一套與市場化運作相配套的措施于去年底出臺,其中包括《綏芬河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會展經濟的若干意見》、《綏芬河市鼓勵發展會展經濟優惠政策》。按照這套政策,參與招引展覽和會議,最高可得60000元錢的獎勵。綏芬河市委書記鄂忠齊到任不久,聽取會展工作的情況介紹后,當即派人到北京跑一跑,把國際性和全國性會議拉到綏芬河來開。
2007年將是綏芬河發展會展經濟很熱鬧的一年。副省長王利民批轉了綏芬河市政府的報告,同意將貿易綜合體辦成黑龍江省進出口商品展銷中心。借此東風,綏芬河緊鑼密鼓籌備展會。到3月中旬,已有32個項目納入市政府策劃的辦展計劃之中。總體思路是充分利用對俄邊貿的口岸優勢和夏季涼爽的氣候特點,繼續打造“夏之爽”特色品牌,加大對會展業的投入,盡快把會展經濟引入發展快車道。
綏芬河人憑借地緣優勢和扎實的工作,給撒錢的飛機安上了“助推器”,他們已經聽到了飛機的轟鳴,相信到達邊城口岸為時不遠!
鏈接
作為一個全球年產值達數千億美元的朝陽產業,會展業不但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具有強大的社會文化效應。我國會展業起步20多年來,無論是展會數量,還是展館數量都迅速增加,會展經濟逐步攀升,據估算,我國會展業2002年的直接收入超過60億元,并且以年均近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遞增,間接帶動的旅游、餐飲、交通、廣告、娛樂、房產等行業收入高達數千億元。
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會展經濟已經被我國許多大城市列入重點發展的行業,并日益向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方向邁進。未來5~10年,我國會展業將處于一個高速發展時期。據國家權威經濟研究部門研究,會展業是我國今后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行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