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具有知識分子情懷和新聞專業主義操守的報紙——《東方早報》將停刊,員工整體轉入澎湃新聞網。”近幾天,這則被新聞人和忠實讀者關注的“小道消息”,筆者最先是從微信朋友圈看到的,然后上網查,沒查到。兩個小時后再查,看到有些網媒轉載了微信的內容,還有一條原創消息稱“《東方早報》內部人士否認停刊傳言”。事實也好,傳言也罷。《東方早報》公認的精神領袖、澎湃CEO邱兵已于7月29日離職,投身有5億元創業資金支持的短視頻內容創作。再看他曾“定稿”的“紙媒未死,讓我們一起讀到地老天荒”“互聯網時代的原生新聞紙”激情猶在,卻物是人非。
還是在上海,前幾天舉辦的第十九屆亞洲寵物展覽會(PetFairAsia)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上海電視臺星尚頻道“特別策劃”了一期《小編親探亞寵展,體驗一把當狗的感覺》。此畫面被上海一位會展人截屏發到會展人微廣播群,引發業內的一番議論。戲謔派認為,可以理解成自嘲的“單身狗”;主辦派認為,是愛寵、愛展之“情不自禁”的表達;筆者則認為,其有失媒體尊嚴……
從“大記者”的美譽到“小編”的自謙,這十幾年中媒體更開放了、親和了,但似乎也更沒有自信和底氣了,尤其是當《站長自媒體必讀:成功軟文寫作從標題黨開始》《我用3篇標題黨文章輕松超越央視新聞》這類非新聞專業但以媒體人自居的指手畫腳。也許這種論調和觀點也不無道理,君不見各種自媒體,甚至曾一度以專業和品位致力“打造一流的全球華人新媒體”的某傳媒也在放低身段,在標題黨的路上“低開低走”。所以,也難怪開機率已降至30%的電視節目,也要以標題黨吸睛,低調(俗)到了“自稱狗”。
如果說現在是傳統媒體最壞的時代,那么也是“識時務者”最好的時代。會展亦媒體。信不信由你!美國知名的媒體作者比爾·科瓦奇、湯姆·羅森斯蒂爾在《真相》一書中曾寫道,未來新聞消費者對新聞的需求將集中于八個主要功能:鑒定者、釋義者、調查者、見證者、賦權者、聰明的聚合者、論壇組織者以及新聞榜樣。所以,有責任感的媒體應擔當起鑒定者角色,和會展組織者合作,向他們傳遞有價值的信息和建議,一起做“聰明的聚合者”和“論壇組織者”。那么,新聞榜樣怎么說?當下,信息超載讓人們重新回到了一個未知的世界,傻傻地分不清。會展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新政策、新產品、新技術、新趨勢”的發布平臺。所以,新聞人要教會展人專業知識,做更專業、有影響力的會展傳播,而不是非要低成狗來表達對我們品牌展會的“敬意”。
再回到與《東方早報》副總編輯邱兵相關的話題,他曾說過:“凡是不參與市場競爭的媒體都不是新媒體。”如此,可理解成:凡是做不好會展傳播的項目沒有前途,這不牽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