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最?深圳會展底氣何來?
發布時間:2017-01-18 更新時間:2017-01-18 作者: 點擊次數:4140
1月21日,為期6天的第十八屆高交會落下帷幕,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3533家參展商,攜帶23334個項目亮相高交會,吸引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58.9萬人次觀眾參觀主會場和分會場。本屆盛會也吸引331家海內外媒體聚焦。
展出一大批新技術、新產品
本屆高交會以“創新驅動 質量引領”為主題,全方位展現了我國促進創新創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成果,積極發揮了推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平臺作用,進一步彰顯了在高新技術領域里的“行業風向標”“技術風向標”“創新風向標”作用。
高交會包含展覽、論壇與會議、相關活動、不落幕的交易會四方面內容,展會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有37個國家的3533家參展商、23334個項目參展和入庫,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58.9萬人次觀眾參觀了主會場和分會場,331家海內外媒體的2441名記者參與本屆高交會的報道。
本屆高交會展示發布了一系列全球領先的科技產品,包括世界最大面積中階梯光柵、全球首發寬屏裸眼3D立體電影本、全球首款基于subtrate工藝的All in one指紋識別芯片、全球首創2D/3D/VR全顯示模式手機、市面上體積最大重量最輕的多旋翼無人飛行器、業內對位精度最高的全自動COG+FOG綁定機、全球首款單體微型踏頻傳感器、全球首創稀土電熱薄膜、全球首款集污染物吸附和抗菌性為一體的基礎材料、全球首款科學級背照式CMOS圖像傳感器等一系列原創高科技產品,亮相本屆高交會。
每個展位日均接待240位專業觀眾
高交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介紹,本屆高交會通過觀眾網上預登記、團體觀眾邀請、與專業機構合作推出高交會商旅服務等多種方式,吸引了包括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58.9萬人次觀眾參觀主會場和分會場。大批來自全球的投資商、采購商、經銷商、科研人員、技術人員、設計人員、管理人員、市場人員、媒體記者等專業觀眾出現在高交會會場,專業觀眾人氣指數達到240,即平均每個展位每天接待240名專業觀眾。
高交會也是進行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新市場務虛探討的重要平臺。國家部委局院、省市團組、高交會組委辦以及各專業機構在展會期間紛紛舉辦各類高規格的論壇及發布、推介、洽談活動,進一步提升了論壇及相關活動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據統計,本屆高交會上舉辦的各種高層次論壇、專業技術論壇、行業沙龍、技術會議等活動243場,32位外國政府高級官員、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相關領域的機構和跨國公司高層、海內外知名企業家參加論壇并發表演講。
國際化是高交會邁向世界一流展會的重要步驟。據統計,本屆高交會外國團組數量創歷史新高,吸引了德國、俄羅斯、南非、韓國、歐盟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43個團組參展,其中來自“一帶一路”的有23個國家。巴林、比利時、立陶宛、捷克、肯尼亞等國的政府高級官員率團出席。
未來高交會展覽規模將成倍擴容
高交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高交會交易中心主任蘇彥偉表示,高交會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展會的目標,以擴大在國際展覽界和科技界的影響力,這將是高交會未來重要的使命。目前,組委辦已經制訂了《高交會打造世界一流展會行動計劃》,這是未來三年高交會的行動綱領。《行動計劃》從展會核心指標,包括展商、觀眾的質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
此外,高交會還將繼續按照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在科技轉化生產力、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以及在創新驅動發展、供給側改革等國家戰略中,履行自己的使命。
高裕躍同時透露,未來隨著深圳新會展中心的建成,高交會的展覽規模將實現成倍擴容。根據計劃,深圳新會展中心一期規劃面積40萬平方米,二期建成后展覽面積將達到50萬平方米,成為全球最大的展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