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深圳將再度迎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彈指一揮間,這已經是第十三個年頭。13年來,深圳文博會對于全國文化產業的助推作用有目共睹。在經過了初創培育期之后,深圳文博會走上了質量型、內涵式的轉型升級之路。今年,主辦方更是提出要打造質量更高、結構更優的文博會。
第十三屆文博會總指揮部總指揮、深圳市委宣傳部長李小甘說,本屆文博會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保持原有規模的基礎上,將進一步調整優化部分專業館、參展內容和配套活動,推動文博會主會場由“大而全”向“專而優”轉變。
據了解,本屆文博會將有2302個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其中全國文化產業龍頭尤其是央企和“國字號”企業的參展數量繼續增多,并將繼續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全部參展。在海外招商方面,吸引到全球六大洲40個國家的117家海外機構參展,海外展區面積占比達總面積的20%,邀請了9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萬名海外采購商前來參會、參展和采購。展會期間,主展館還將舉辦近80場論壇、各類采購洽談簽約、講座、文博會頒獎大會等配套活動。
深圳市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專職主任劉文斌介紹,本屆文博會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將在主展館成立知識產權工作站,開展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宣傳,受理文博會期間的知識產權投訴,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進行查處,為參展作品提供免費版權登記服務,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文博會會期只有5天,如何為企業和采購商提供持續服務呢?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建強說,他們正在完善網上文博會服務平臺的功能。一方面,強化文博會官網的內容及服務功能建設,著力打造專業、權威的文博會大全資訊庫和文博會交易平臺,發揮網上文博會的服務功能,努力實現永不落幕的文博會;另一方面,今年主辦方也將進一步完善文博會微信、微博、手機網站等新媒體應用平臺。
此外,文博會已積累獲得了龐大的數據資源,主辦方還將通過大數據市場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招展工作,借大數據促進參展商和采購商之間的交易。本屆文博會期間也將舉辦文博會大數據發布活動。
質量更高、結構更優的深圳文博會必將越辦越紅火,繼續擦亮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這塊金字招牌,當好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檢閱臺、風向標。
——寫在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開幕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