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一些展會的展位只占了偌大的過萬平米展館很大的面積,而參觀者寥寥,參展商也無精打采。更有甚者,在展會的開始之時,就是他們宣布落幕之日。這樣的展會,無論給主辦方、參展商還是觀眾都是一種不小的傷害,其中問題值得反思。
我們不禁要問,什么扼殺了這些展會?
我們不能僅僅把問題歸咎于經營者的經營不利,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我們沒有設立一個展會的評估系統。哪個展會是品牌展會,哪個展會是小散亂的展會,大家都很難知道,這樣的問題頻頻出現就不足為怪了。然而,如果有這么一個評估系統能讓參展商一看就能做出一個判斷,這個展會是否都值得去,是否能給他帶來經濟效益,觀眾也知道自己去的這趟值不值得。那么,我想發生上述情況的幾率就要小得多。
目前,我國會展行業缺乏知名品牌展會,展會大都大同小異,盲目重復辦展比比皆是,會展上騙展、展會侵權等諸多不規范問題無不與評估系統的缺乏有關。雖然。每個展會的操作定位、操作模式不一樣,效果也有別。但是如果展覽公司在某個項目運作前,請人給他作一番評估,他們覺得難以操作就自然放棄了。而那些抱著撈一把就走心態的小公司也會因為展會評估體系的建立而失去市場。可見,評估系統對于規范會展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2004年溫州實行了展會評估制,他們對展會實行申報制,展會進行資質認定等做了規定,溫州成為中國第一個對展會進行評估的城市。毫無疑問,溫州展會發展到今天,會展的評估是功不可沒的。此后,各個城市都在學習并試圖建立自己的評估系統為本地的展會發展保駕護航。
如果,我們能再有一個全國統一的評估系統,那么。我們相信,中國出現的品牌展會將會越來越多,展覽行業也會越走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