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的產品,尤其是紡織品、汽車配件、家電等,向來以“物美價廉”而著稱,所以在國際市場上頗受歡迎。然而,歐美的一些國家為了阻止對中國產品的進口,在中國企業參加該地區的展會時,或者在簽證時設置障礙,直接把中國企業阻擋在國門之外,或者即使讓中國企業參展,其展位也被安排在非常偏僻、人流較少的地方,再加上中國企業本身在進行產品宣傳時,如搭建展臺、展品布置等方面與國際大企業有一定的差距,從而大大影響了中國企業的參展效果,使得中國產品的出口增速大幅放緩。
在國內,這種現象同樣存在。在眾多展會中,那些地點偏僻、展臺小、展品布置雜亂、服務差的展臺,經常會出現“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狀況。相反,那些地點優越、展臺大、展品布局精政、服務好的展臺,大多時候門庭若市、車水馬龍,如第十屆中國國際照相機械影像器材與技術展覽會上三星、尼康、佳能等大展臺與其他的小展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小展臺的參展商通常是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他們也想租地點優越的大展臺,但是支付不起高昂的參展費用。此時,其中一些參展商為了讓對面的觀眾看過來,更是用盡渾身解數,搭建展臺亮點。在第九屆中國國際地面材料及鋪裝技術展中,一個別開生面的人體彩繪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眼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電動自行車展上,幾個模特舉著寫有“我來晚了”字樣的牌子,排著隊在展廳內走來走去,該參展商以這種別開生面的方式,引來了眾多觀眾詫異的目光。另外,中小企業還可以通過大膽創新的展臺設計、炫目的色彩搭配、贈送小禮品給觀眾等方法,吸引更多的觀眾。
對于去歐美地區參展的中國企業,一方面,組展商要盡力與主辦方協調,爭取地理位置優越的大展臺;另一方面,參展商要竭盡所能,通過搭建別出心裁的展臺、提高服務質量等方法,以彌補“巷子深”所帶來的損失。
別再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再香的酒,藏得太深,也會無人知曉。對于參展商如此,對于組展商和展館經營者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