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策劃師、會展設計師、會展經紀人、會展培訓師……伴隨著會展經濟越來越興旺,一系列因會展而生的新行當、新職業在我們身邊悄然出現。近日,記者尋訪南京多位會展從業人員,感受這些新行當的酸甜苦辣。
策展人:會展業的“龍頭”
說到“南京建材展”,圈內人幾乎無人不曉。從1996年開始,這個展會在南京已連辦十屆。但如果說到這個展會的由來,卻鮮有人知道。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常虹就涉足會展業,不過那時是在廣州。1994年,她與人合伙舉辦“廣州建材展覽會”,首戰告捷。接下來,每年一屆都收獲成功。有了些許經驗,又經詳細的市場調研,1996年,常虹的會展觸角開始向南京拓展,推出了她的處女展“南京建材展”并獲得成功。就此,常虹萌生扎根南京的決心。2002年,她又籌劃首屆“南京社會公共安全防范產品展覽會”,并再獲成功。目前,這個展會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成長為國內重要的安防行業展會。
作為南京元老級策展人,常虹對自己的職業有頗多感受。她說,做一個合格的策展人并不容易,必須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有豐富的經驗、有綜合管理能力、有協調能力,自己樂此而不疲。
展臺設計師:給會展帶來美
會展設計師,是國家有關部門有案可查的新職業。1999年剛從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畢業不久,胡衍就與幾個伙伴在福建合伙籌建了一家展覽工程有限公司,專門負責展臺的建筑搭建;但不久就對“包工頭”現狀感到不滿足,更想在設計方面有所成就。2003年,當他了解到南京會展發展和設計人員存在巨大缺口后,立馬決定回家鄉發展。為盡快進入角色,他在南京一家會展工程公司打了2年設計工。2005年,他辦起了自己的公司,專門從事展會設計。僅僅兩年多時間,“軟博會”、“中國針紡織品交易會”等大型展會上,他的公司都成為指定設計單位。
會展設計的點點滴滴,使他掌握了干好這個行當的很多“別別竅”。他說,設計是最后一道環節,預先要做的功課很多,包括專業設計知識、熟練操作設計常用軟件,了解展出品牌及產品的經營理念、品牌定位、適用人群等,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獨特的風格主題。還有,設計一定與市場相結合,而這一點,恰恰是設計師難以做到的。
會展工程師:搭建展銷之橋
2006年底,上海,當參觀者的眼球都被法蘭克福辦公用品展的展品吸引時,有一個年輕人的雙眼卻聚焦在一家辦公用品的展臺上。他就是這家辦公用品展臺的設計搭建者姚岳雷。
和會展業結緣源于朋友的推薦。開始,只是作為一種嘗試,但當看到很多本來搞室內裝潢的工程隊都轉向展臺搭建業務時,他有了新想法:在會展工程領域拼出一條路來。他特意學習建筑和三維動畫知識,為的是施工中不讓設計師的構想變形。他說,會展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室內裝潢,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我搞這一行是有教訓的。剛開始,因為對型材尺寸把握不準,結果制作的站臺和客戶要求大相徑庭,不得不一次次修正。”另外,由于會展搭建物都在工廠內完成,特別強調展臺的前期勘察,做到獨身定制。“每次展出,不僅是商家的產品在展示,同時也在展示自己搭建的展臺”。正是有了這樣一種理念,小姚的公司制作的展臺工程廣受客戶好評。記者采訪時,他剛忙完“江蘇林業成果展”,又在為招商銀行售樓展臺的搭建忙活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