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會展,亟待更大進展!
發布時間:2018-06-25 更新時間:2018-06-25 作者: 點擊次數:4054
由湖南省貿促會主編的《2017湖南會展業發展報告》近日發布。該《報告》顯示,2017年湖南共舉辦展覽及會議節慶活動846個,較上年增加86個,同比增長11.32%;會展經濟實現直接收入近30億元,同比增長15%。
2017年,湖南省會展業辦展特色如何?哪些方面仍需進一步努力呢?
市州辦展勢頭強勁
“一中心四板塊”格局呈現
據介紹,2017年,各市州切實落實促進會展業轉型升級的各項政策,以長沙為中心,長株潭地區、洞庭湖地區、湘南地區、大湘西地區會展業協調發展的“一中心四板塊”會展業發展格局初步呈現。
2017年,長沙舉辦大型展覽會的數量超過一半,占比達54.88%,株洲、常德、衡陽、郴州、岳陽、邵陽分居其后,總占比32.2%;在節會方面,長沙以外的其他地區舉辦節會的數量總占比超過50%,會展業區域差距逐漸縮小。
各市州根據自身經濟、人文和區位優勢,舉辦了一系列極具地方特色的展會,如在郴州市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以下簡稱“礦博會”)、在株洲市舉辦的2017湖南服飾產業博覽會、在張家界舉辦的2017聯合國際論壇、在衡陽市舉辦的2017中華茶祖節·南岳茶文化節等。
發揮會展聯動效應
促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
會展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之一。據介紹,2017年,湖南省會展業充分發揮聯動效應與營銷功能,與相關優勢產業融合發展。
湖南擁有11個千億產業,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和工程機械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食品、新材料、文化創意、旅游等各有特色。湖南省通過舉辦2017中國(長沙)國際工程機械配套件博覽交易會、第八屆“湘博會”、 第五屆礦博會、2017中國(湖南)國際軌道交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國際軌交會”)、2017中國(長沙)國際智能制造博覽會、2017中國食品餐飲博覽會(以下簡稱“食餐會”)、中國(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等地方性特色展會,促進了優勢產業的集聚發展,顯著提升了城市及產業知名度。
部分展會充分運用“雙線會展”模式的優勢,把線下的大型活動同步至互聯網進行展示和宣傳。如2017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首次推出的“農博優品”網購平臺,使線上交易和線下實體企業融合升級,市民可足不出戶,24小時挑選薈萃全國的農產精品和來自五大洲的“洋土產”。
會展國際化程度大幅提升
“一帶一路”市場前景廣闊
湖南省會展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長沙成為全國性會議和國際性會議的首選地之一。2017年,湖南省承辦全國性會議167次,承辦國際性會議110次,且絕大部分在長沙舉辦。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湖南展會???。2017中國(湖南)國際軌交會、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2017湖南(長沙)裝配式建筑與建筑工程技術博覽會、礦博會、移動互聯網岳麓峰會等展覽會議,境外參展參會客商均在10%以上。
2017年11月28日至30日,2017湖南(長沙)裝配式建筑與建筑工程技術博覽會,邀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政府部門、專家學者、行業機構和知名企業近200位境外嘉賓參展。這是建筑湘軍“走出去”的一個縮影。
展館建設可圈可點
品牌展會仍待擴容
2016年11月,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竣工開館,改寫了湖南辦不了大型展覽的歷史,2017年,其被評為“中國十佳會展中心”。隨著郴州會展中心、新省博物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醴陵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體育會展中心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展館面積達到近80萬平方米,成為國內專業展館總面積排名靠前的省份,具備了承辦各種大型以及超大型展會的能力。
但湖南省會展業仍存在展會檔次不高、國家級品牌會展少等問題。目前,湖南省國家級品牌展會僅有4個,即礦博會、湘博會、食餐會、金鷹節。而中部其他5省基本上都有5個以上。2017年,湖南省內共舉辦規模以上展會410個,其中國際性展會僅27個,占比6.59%;全國性展會21個,占比5.12%。
2017年,長沙市展會項目僅225個,而武漢、南昌分別為723個、310個。特別是新建成的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利用率偏低,2017年僅承辦了全省4.9%的展會。
數據顯示,我國會展綜合實力已位列世界第二,中部各省也都在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省貿促會發展研究部有關負責人認為,湖南省若要建設成為中部會展高地,壯大、提質、引進一批品牌展會,是當務之急。
進一步壯大現有的國家級品牌展會,如將湘博會(又名湖南省農業機械、礦山機械、電子陶瓷產品博覽會)轉型為綜合性展會,提升礦博會、食餐會的國際元素,借力金鷹節,配套舉辦一個國際性的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爭取國家有關職能部門的支持,將中國(湖南)國際軌交會、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升級為國家級品牌展會。
積極爭取國家級展會項目落戶湖南,如專業類世博會、世園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