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學子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后悔10年前沒回國創業的話,現在就回國,以免10年后再后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7.28萬留學人員回國,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打算創業當老板。國內市場空間巨大,但競爭同樣激烈,海歸雖有著諸多的國際經驗和資源,但由于不熟悉國內市場的情況,創業往往難以入手。在前不久召開的“世博與海歸”論壇上,上海市世博局副局長周漢民教授提出:“世博需要海歸,世博市場開發、世博園建設,以及會展業、酒店業、旅游業等的發展中,都蘊藏著巨大的創業商機。”
商機一:世博園建設
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設計5.28平方公里,其中各類展館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外加輔助設施、商業設施、世博村等建筑,總建筑面積將達150萬平方米。諸多的建設項目必將極大帶動房地產業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建筑設計、建筑材料、裝潢設計、裝飾材料等領域的發展。熟悉國際建筑市場理念和操作模式的海歸在世博園基建項目設計、興建和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創業機會。
商機二:品牌合作
在世博會的籌辦過程中,將通過合作伙伴、高級贊助商、贊助商等形式,與企業合作開展世博會的品牌經營。對海歸創辦的企業來說,參與品牌合作,一方面可分享世博經濟的大蛋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通過世博會這個超級平臺,提升企業在國內外的市場形象與知名度。此外,在世博會會徽、會標和吉祥物的特許經營方面,也蘊藏著豐富的商機,值得熟悉特許經營的海歸人士關注。
商機三:會展行業
會展業無疑是世博經濟中最具吸引力的領域,據有關專家預測,2005年我國展覽業直接收入將超過65億元,而且未來幾年內,會展業市場規模年均增幅將在30%左右。會展業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在會展策劃、會展組織、商品展示、商品交易、經濟合作、技術交流、物流、信息溝通、廣告等方面,為海歸提供了極其廣闊的創業空間。
商機四:酒店投資及管理
由于世博會的召開,上海將迎來一輪展覽場館、酒店、交通設施等的建設,酒店業面臨著快速發展的契機。據有關部門的消息,期間預計將新建300多家賓館,改造近400家賓館。對有意酒店投資及管理并掌握一定資源的海歸來說,面臨著巨大的創業機遇。
商機五:旅游業
經驗表明,凡舉辦大型博覽會的城市,旅游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行業。按照預期目標,上海世博會將吸引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200個以上,參展人數達到7000萬;展會期間,平均客流量將達每天40萬人,在參觀者中有30-50%的人將延伸旅游。因此,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旅游業含金量豐富,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時,旅游業收益可達800億。海歸可借此機會整合中外旅游資源,攜手做強旅游經濟。